罗曼|转载:《回忆》


罗曼|转载:《回忆》
本文图片

回忆
刘伟馨
法国影片《回忆》 , 以一场葬礼引出一家三代:奶奶、爸爸和孙子 。 孙子叫罗曼 , 他的爷爷去世了 , 在爷爷葬礼进行的过程中 , 穿插着他奔跑的镜头——原来他跑错了墓地 。 等他到达时 , 葬礼已经结束 。 爸爸当然不满意 , 而奶奶却对他说:“你爷爷不会生气 , 他那么爱你 。 ”
这是一部不能确定谁是主角的电影 。 主角是奶奶玛德琳吗?这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 , 丈夫刚刚去世 , 她又突然摔了一跤 。 她的3个儿子不放心她独居 , 便把她送到养老院 , 随后 , 又没有经过她的同意 , 把她的公寓卖了 。 奶奶从养老院出走 , 不知所终 。 爸爸米歇尔也可以是主角 。 60多岁 , 刚刚在邮政银行参加完退休告别仪式 , 这个专职遗产顾问 , 40多年的职业生涯从未出错 , 现在似乎陷入了退休危机 ,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 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 还要担心自己的妈妈 。 孙子罗曼 , 20多岁 , 高中毕业 , 在一家酒店上夜班 , 一心想寻找一生挚爱的女孩 。 他一方面关爱奶奶 , 另一方面又要为父母的关系操心 , 成了连接各种关系的纽带 , 也应该是主角 。
不知导演是否有意将人生各个阶段的所有困惑展现出来 , 电影让我们看到如此情景:年轻人面对爱情时既向往又犹豫;中年人(或低龄老人)对婚姻、家庭产生了一种焦虑情绪;高龄老人对养老、孤独、死亡抱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 罗曼在和奶奶一起参加的葬礼上 , 遇见一个女孩 , 他们只是对视了一眼 , 那个女孩却让罗曼念念不忘 。 罗曼甚至会在加油站超市向陌生收银员提问:“怎样才能找到今生挚爱的人?”爸爸向罗曼诉苦:“你妈妈不和我说话了 。 ”在米歇尔看来 , 他妻子娜塔莉尽管还没有退休 , 但已有了退休危机 。 而娜塔莉却认为 , 是退休把米歇尔逼疯了 , 他毫无生气 , 看上去不对劲 。 奶奶玛德琳被儿子送进养老院 , 她只想回家 , 却无家可归 。 事实上 , 养老院疏于管理 , 玛德琳出走 , 院方竟然毫不知情 , 警察局对找人也无能为力 。
《回忆》讲述的是沉重的话题 , 但它用散文式的法式幽默、温情 , 消解了所有的悲伤和痛苦 , 反而让电影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 奶奶玛德琳尽管失去了家 , 但她不是自怨自艾的人 , 她坚强、自尊、洒脱 。 她唯一想做的 , 是回到她故乡诺曼底的一所小学——由于战争 , 她只上到三年级就随父母离开 , 那里有她的回忆 。 罗曼在海边找到了出走的奶奶 , 陪她去学校 。 奶奶坐在教室里 , 和孩子们一起上课 。 临别时 , 每个孩子都为玛德琳画了一幅肖像 。 对罗曼来说 , 他能和女老师路易斯相爱 , 要归功于加油站超市的收银员 , 当罗曼问他如何找到今生挚爱时 , 他说:“停止等待 。 ”路易斯就是他停止等待的结果 。 而爸爸米歇尔 , 一直爱着他的妻子娜塔莉 , 还把臆想中的娜塔莉的情人揍了一顿 , 其实 , 这都是娜塔莉编的故事 。 米歇尔对罗曼说:“没有她 , 我什么都不是 , 她是我的激情 。 ”娜塔莉也向罗曼讲述了她和米歇尔相爱的过程:“我教书的第一年 , 22岁 , 有一天 , 我下了班 , 听到有人喊‘小姐 , 你非常漂亮 , 我真希望从未见过你’ 。 所有学生都看着我们 。 那个人就是你爸爸 。 ”为解决父母的婚姻危机 , 罗曼怂恿爸爸去加油站超市 , 那个收银员好像人生导师 , 也给了米歇尔一句金玉良言:“无法前行时 , 你就要找找以前的美好 。 ”接下来 , 电影出现的美丽画面是:米歇尔在大庭广众之下 , 重复了几十年前初次见娜塔莉时说的话 。 人们问娜塔莉:“他是谁?”她略带羞涩且骄傲地说:“未婚夫 。 ”然后 , 她挽起米歇尔的胳膊 , 一起离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