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知否》:顿悟“从不与妾斗”的盛华兰,才是最有心机的女人( 二 )


于是华兰就有意无意地在丈夫和袁老伯爷面前透露婆婆总是打她嫁妆的主意 , 因为此事 , 袁夫人被老伯爷训斥过好多次 。
拿华兰的嫁妆自己用或是贴补袁家也就罢了 , 袁夫人居然还要拿去贴补娘家和已经出嫁的女儿 , 华兰觉得此事定能让老伯爷大怒 , 于是就巧妙地把事情透露出去 。
结果袁夫人被老伯爷一顿狠狠地斥责 , 还打了一巴掌 , 并且搬出当初老太太临终前的遗言来吓唬袁夫人:
你明里暗里算计了二儿媳妇多少家私?亲家那是厚道和气 , 才不与我们来计较!且不说嫁妆本是媳妇的私产 , 便是夫家急着周转些 , 也不好太过了 。 你倒好 , 就差明抢了!你还要脸不要?
母亲曾当着大姐和你我的面说过 , 你为人愚蠢贪婪 , 见小利而忘大义 , 难堪嗣妇 , 奈何已有儿女 。 母亲临过世前 , 叫我写下休书 , 她自己亲在后头写了话 , 言道 , 袁氏能起复爵位着实不易 , 实乃缴天之幸 , 再不可有任何纰漏 , 若你朽木难雕 , 累及家门 , 就不必顾忌你为二老守三年孝 , 尽可将你休出门去!那休书如今可还在祠堂祭桌上!

|三看《知否》:顿悟“从不与妾斗”的盛华兰,才是最有心机的女人
本文图片

袁夫人总是偏袒大房 , 不拿二房当回事 , 时间长了 , 袁文绍对母亲也有了意见 , 脸上现出不虞之色 , 忍不住道:
母亲!若是旁的也就罢了 , 您开口就要华兰的陪嫁庄子 , 那在京郊足有十几顷良田 , 况且如今盛家就在近旁 , 这田地若有变动 , 当他们不知道么?你你 , 你叫儿子以后如何在岳家抬得起头来?你叫华兰以后如何回娘家?
华兰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 这么多年被袁夫人不断要求站规矩 , 索要嫁妆 , 她并没有像其他女子那样 , 怒气冲冲找婆婆理论 , 也没有哭哭啼啼地去告状 。
而是假装孝顺地顺着袁夫人 , 借别人之口把话传到能够治住婆婆的人耳中 , 坏人由别人做 , 贤名自己当 , 这才是有智慧的女人 。
袁夫人为了离间他们夫妻感情 , 塞了七八个小妾到华兰屋里 , 华兰也咽不下这口气 , 她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与婆家姑姑寿山伯夫人合谋 , 让姑姑买了一个良妾送给老伯爷 , 一来是为了解气 , 二来是为了让袁夫人没时间管他们夫妻房里的事情 。
袁夫人果然开始忙碌起来 , 老伯爷的宠妾张姨娘是个良妾 , 一不能打 , 二不能骂 , 又是老伯爷宠爱之人 , 她只能急得跳脚 , 后来张姨娘还怀了孩子 , 袁夫人的生活更是精彩了 , 再也没有时间来打扰华兰的生活 。

|三看《知否》:顿悟“从不与妾斗”的盛华兰,才是最有心机的女人
本文图片

第二招:不与小妾斗 , 抓住丈夫的心
【|三看《知否》:顿悟“从不与妾斗”的盛华兰,才是最有心机的女人】华兰屋里的七八个小妾 , 个个都是不省心的 , 仗着自己是袁夫人的人 , 打量着华兰不敢处置她们 , 一个个都不知收敛 。
华兰并没有急着收拾她们 , 也没有成天跟她们斗来斗去的 , 她客客气气对待每一个人 , 吃穿用度从不曾有过半分苛待 , 就连她们本身都挑不出毛病 。
时间一长 , 华兰在京中的名声就传扬出去 , 京中贵妇们无不夸赞华兰懂事孝顺 , 宽容大度 , 就连那个骄傲的寿山伯夫人都成为华兰的头号粉丝 , 在别人家或是自己家的宴会上 , 都在不断夸华兰 , 为华兰说好话 。
久而久之 , 大家都知道袁家有个总是喜欢刁难二儿媳的偏心眼婆婆 , 而二儿媳从来没有与她计较过 , 也都佩服华兰的为人和韧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