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 知否原著:张夫人叮嘱两件事,让仙女张氏看透人性、重振生活勇气( 三 )


不仅闹得整个沈府鸡飞狗跳,而且连皇家也对沈家渐渐不满 。
沈从兴忍无可忍,终于下定决心,将小邹氏送入家庙、严加看管 。
这一切,都与当年张夫人的预想相同:
“留着邹家,让那几个舅爷不停惹事,时时牵连侯府,一件件叫侯爷收拾烂摊子,你还得力劝姑爷相助 。我倒要看看,姑爷的深情厚意能被消磨到几时!”
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大约正是如此了!

张氏 知否原著:张夫人叮嘱两件事,让仙女张氏看透人性、重振生活勇气
文章图片
03 即便是九天玄女,一旦下凡,也做不成仙女了
再说说张夫人叮嘱的第二件事:借着这次机会,给姑爷服个软,好好过日子 。
为什么张夫人要这么“怂”?为什么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霸气地提出“分居”,甚至是“和离”?
诚然,用现代人的观点,如果女儿婚后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做父母的多半是不肯善罢甘休;分居就分居,离婚就离婚,怕什么?
然而,很多事毕竟不能脱离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在《知否》的时代架构下,如果张氏与沈家闹翻,确实不是好的选择:
一方面,今后张氏与张氏所生孩子的生活与地位得不到保证 。
娘家父母固然能够对女儿爱如珍宝,然而父母年事已高,终究不能护着女儿一辈子;
一旦父母不在,就正如张夫人所言:“你哥哥嫂嫂当家,那就又隔了一层”;
这“隔了一层”的意思,但凡经历过一些人世沧桑的成年人,都能明白此中的种种无奈与炎凉;
到那时,张氏就成了“寄人篱下”,不仅自身的衣食冷暖要看人脸色,而且自己所生的孩子更是身份尴尬,被人轻贱,前程堪忧 。
简言之,如果张氏脱离沈家,只能换来一时的清净,将来却要忍受长久的委屈 。

张氏 知否原著:张夫人叮嘱两件事,让仙女张氏看透人性、重振生活勇气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张家的家族命运也会受到影响 。
当时,新皇登基不久 。
张氏的父亲英国公作为在京多年的老臣,不缺资历,不缺人脉,不缺根基,却唯独缺乏一件重要的东西——新皇的信重;
而新鲜热乎的国舅爷沈从兴,则恰好能够补齐张家的这块短板,张家不可能轻易舍弃他 。
听起来,似乎张家父母狠心,拿女儿的幸福换家族的稳固;
但是换个角度,如果张家真的与沈家撕破脸,导致被新皇猜忌疏远,往后张氏即使在娘家过日子,却终究逃不过“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残酷现实;
届时整个张家的日子都已经不好过,张氏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里呢?
更何况,成年人的世界本就充满着各种迫不得已,各种隐忍委屈;
古时的公主尚且常常承受远嫁和亲之苦,张氏替父母分忧,也不算是父母狠心了;
毕竟,这世上固然存在两心相悦的婚姻,但还是有很多的婚姻并非出于个人的喜恶,而仅仅是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张氏 知否原著:张夫人叮嘱两件事,让仙女张氏看透人性、重振生活勇气
文章图片
所以,张夫人劝女儿好好在沈家过日子,不要给姑爷冷脸子瞧,并非是认怂,而是一种经历过世事打磨之后的通透:
将侯府管家大权抓牢,将整个内宅掌控在手,挺直腰板、端足气势,做个堂堂正正的威北侯夫人,要体面有体面,要富贵有富贵;
将来,子女争气,母慈子孝,岂不比后半生哀哀戚戚地躲在娘家自怨自艾好多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