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人过六十:生活低配,心态平配,精神高配

01
看过这样一句名言:“把生活看作一种使命去完成 , 一往无前 。 ”
真的 , 六十岁的人 , 还不算完事 , 只是退出职场 , 开启新的征程而已 。
同济大学退休的物理教授吴於人 , 七十多岁了 , 还在“玩”物理 , 把自己毕生所学 , 通过实验等方式 , 展示出来 。
她说:“也许就是一个老太太出镜了 , 大家就觉得挺新鲜的 , 朋友有的时候问问我 , 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 ”
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 , 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是无限的 。
聪明的老人 , 不会让自己面面俱到 , 而是掌握配置的方法 , 让人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
生活低配 , 心态平配 , 精神高配 , 才是老龄人最好的人生体验 。
李叔同|人过六十:生活低配,心态平配,精神高配
本文图片

02
生活低配 , 勤俭节约 。
“长亭外 ,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当年的李叔同 , 和好友许幻园分别的时候 , 写下了这首歌 , 至今都在被人们热捧 。
李叔同年轻的时候 , 在话剧、绘画、教育等方面 , 都取得了成就 , 但是他却在年老的时候 , 选择了归隐 , 成为了弘一大师 。
有一天 , 教育家夏丏尊前来拜访他 , 看到他面前只有一碟咸菜 , 一杯清水 , 皱着眉头问:“是咸 , 是淡?”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味 , 淡有淡味 。 ”
人老了 , 生活需要简朴 , 而不是追求奢靡的生活 。 不管你多有钱 , 都不要乱花;不管你多喜欢应酬 , 也要放弃 。
【李叔同|人过六十:生活低配,心态平配,精神高配】主动褪去了繁华 , 才能享受到家庭聚会的滋味 , 感悟到生活回归自然的惬意 。
世人都向往陶渊明的生活 , 以为他隐居乡野 , 就是喝酒写书 , 从未有烦恼 , 殊不知 , 他还要靠种地来维持生活 。 并且乐在其中 。 有诗为证:开荒南野际 , 守拙归园田 。
看过名人的生活 , 再看看自己的生活 , 你就会明白 , 好日子不是花钱买来的 , 而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
当你把开支降到最少的时候 , 就会发现 , 哪怕每个月只有一千元退休金 , 也能剩余两百 。 多余的钱 , 可以维护身体健康 , 也能留给儿女做点什么 。
别看橱窗里 , 有琳琅满目的商品 , 但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 并不多 。 比方说 , 你买了一个几千元的手镯 , 其实没有几天戴着 。 如果常常戴着 , 还露出来 , 反而容易遭贼人惦记 。
不随意买东西 , 不被人忽悠 , 不胡吃海喝 , 这是老年人应有的自律 。
李叔同|人过六十:生活低配,心态平配,精神高配
本文图片

03
心态平配 , 有容乃大 。
在我们身边 , 常常有这样的老人:看啥都不顺眼 , 儿子工作不好 , 收入太低;媳妇不够孝顺 , 总是帮着娘家人;孙子很调皮 , 一看就不是学习的材料;邻居家太闹了 , 隔着墙壁都瘆得慌 。
每个人对社会 , 都有不一样的认知 , 如果你逼着别人和你苟同 , 说明你在态度上 , 是强人所难的 。
《资治通鉴.唐纪八》里有一个故事 。
有人求见唐太宗 , 说:“请把奸诈的人清理掉 。 ”
唐太宗不理解 , 问:“谁是奸诈的人?”
来者说:“只要你用愤怒去试探身边的人 , 努力屈服于你的人 , 就是奸诈之人 。 ”
唐太宗笑了 , 说:“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 , 不可得矣 。 ”
作为高层的人 , 自己使诈 , 然后责怪别人使诈 , 这样的套路 , 就是舍本逐末 , 捣乱了秩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