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自卑”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作者 | 樊登读书 · 葡萄
主播 | 樊登读书 · 杨枪枪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
各位书友晚上好 , 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
今天给大家分享樊登老师解读的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 。
这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 , 他因关于自卑情结的论述而知名于世 。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
这本书将帮助你收获直面一切问题的智慧 , 从自卑走向卓越 。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从小就缺乏自信 , 是一种什么感受?”
下面几乎都是充斥着极度自卑感的回答:
“我不够好、我不行、我会失败等等 。 ”
在常人看来 , 自卑不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 更是一种缺点 。
它会让你失去信心 , 不断否定自己 。
但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 , 自卑却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原动力 , 它会帮助你成就强大而完美的人生 。
自卑的人 , 往往更容易成功 。
|《自卑与超越》:“自卑”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本文图片

多少优秀的人 , 始于自卑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人人生而自卑 。 ”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 , 都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一些自卑 。
有的人 , 在成长中把自卑变成了人格底色;而有的人 , 却在成长中超越了自卑 , 活出了精彩 。
阿德勒就是战胜自卑、逆袭成功的人生典范 。
他出生在一个富足家庭 , 家中有七个孩子 , 他排行老二 。
哥哥们各个身体健壮、相貌英俊 , 唯独他长得既矮又丑 , 还患有佝偻病 。
在哥哥面前 , 他简直就是个小丑 。
这让他的早年记忆 , 几乎都围绕着疾病 。
“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 , 由于我罹患佝偻病 , 我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 , 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 。
他上蹿下跳 , 来去自如 , 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 , 非常费力 。 每个人都尽力帮我 , 父母更是呕心沥血 。 ”
因为身体十分孱弱 , 阿德勒直到四岁多才学会走路 。
除了身体缺陷 , 阿德勒的求学之路也很艰难 。
刚上中学时 , 由于他数学成绩极差而被老师视为差等生 。
老师看不起他 , 并建议他的父亲让他当一名制鞋的工人 。
无论换成哪个孩子 ,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 都很难不自卑 , 阿德勒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中 。
所幸 , 他没有被身体缺陷、成绩平平所压倒 。
相反 , 这刺激了阿德勒的上进心 , 促使他努力学习 , 去改变糟糕的现状 。
后来他开创了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派 , 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 。
一位著名诗人说过:“所有伟大的人物都诞生于自卑 , 都能将自卑化为升华的动力 。 ”
阿德勒成功背后 , 正是他将内心的自卑转化为鞭策其前进的力量 。
同样还有卡夫卡 , 父亲性情暴躁 , 让他自小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自卑的性格 。
长大后 , 他三次订婚 , 又三次退婚 , 导致终生未娶 。
即便如此 , 他还是写出了《城堡》《变形记》《地洞》等名著 , 让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家望尘莫及 。
可见每个优秀的人 , 其实都曾自卑过 。
只不过他们没有因此而悲观消极 , 自甘堕落;反而在绝望中奋起 , 发出灿烂炫目的光芒 。
面对自卑 , 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 就会活出什么样的姿态 。
|《自卑与超越》:“自卑”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