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十七位登山队员死于“山难”,7年后日记曝光遇难过程( 二 )


他们认为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神山赐予的 , 所以绝对不可以对其不敬 , 否则灾难就会降临!
1991年,十七位登山队员死于“山难”,7年后日记曝光遇难过程
文章图片
而现在 , 得知外来的“朋友”要踏上神山山顶 , 爬到自己祖祖辈辈膜拜的神灵爷爷头上 , 藏族人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震惊 。
他们激烈地反对登山队登上“卡瓦格博” , 劝他们放弃这个想法 , 不要去践踏这座神山 , 他们甚至还哀求登山队队员:“那么多没名字的雪山你们都可以去爬 , 为什么非得是卡瓦格博?”
对此登山队并不接受 , 在他们的观念里 , 每一座山都没有“高不可攀”这一说法 , 登山只是一项运动而已 , 而且他们在这里每天都要消耗农副产品 , 要雇佣人工骡马 , 不正好能给当地人带来生意吗?
眼看着双方的矛盾愈加激烈 , 外界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 最后 , 经过多次协商 , 国务院批准了这一登山计划 。
1990年11月 , 中日联合登山队通过了详细周密的调查 , 正式开始实行登山计划 , 这次他们志在必得 , 一定要登顶 。 出发之前 , 他们还在山对面的飞来寺上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出发仪式 。
1991年,十七位登山队员死于“山难”,7年后日记曝光遇难过程
文章图片
然而 , 彼时的登山队并不知道 , 为了阻止他们进山 , 两万多名藏民正跪在卡瓦格博的山脚下焚香、祈祷、跪拜 , 请求“它”能给予外来闯入者最严厉的惩罚!
1990年12月1日 , 中日联合登山队正式开始攀登梅里雪山 。
彼时正值旱季 , 天气连日保持晴朗 , 雪山看起来很是平静 , 所以他们也充满信心 。
凭借着以往的登山经验 , 登山队先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大本营 , 到达一定高度之后 , 登山队又相继在海拔4500米和5300米的地方建立了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 。
到目前为止 , 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 然而 , 到了建立三号营地时 , 中日双方队员便产生了分歧 。
1991年,十七位登山队员死于“山难”,7年后日记曝光遇难过程
文章图片
出于安全考虑 , 中方的一名队员认为最好把营地建立的距离山脊远一点 , 这样就能避开雪崩区 。 但是日方的队员却不同意 , 他认为三号营地最好建立在山脊的中部 , 接近四号营地 , 这样也能节省体力 。
眼看着双方始终争执不下 , 队长井上治郎便出面让队员米谷佳晃先去前方查看一下情况 , 很遗憾 , 在他上山的时候 , 正巧碰上了大雾天气 , 周围什么也看不见 。
最后没办法 , 井上治郎便决定选择折中的方法 , 将三号营地建立在了中间位置 , 至于四号营地就建立在了海拔5900米的一个巨大的冰壁前面 。
将所有营地建设好之后 , 众人就继续开始筹划接下来的登山事宜 , 不巧的是 , 这一期间三号营地突然遭遇了一次大雪崩 。
当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 , 营地上方就爆发了一阵震天动地的声响 , 紧接着整个山体都开始抖动起来 , 瞬息之间 , 营地上方的雪块开始不断往下掉 , 雪浪伴随着气浪直直冲了过来 。
1991年,十七位登山队员死于“山难”,7年后日记曝光遇难过程
文章图片
十几分钟过后 , 雪崩终于停止 , 众人出来后前往周围观察 , 结果就发现雪崩线就在营地几百米至一千米左右的位置停了下来 , 属实是万幸 。
经历过这次危险之后 , 众人心中也隐隐约约产生了担忧 , 不知接下来的计划是否能顺利进行 。
12月28日 , 登山队正式开始尝试攀登 , 上午11点半左右 , 突击队的5名队员就已经顺利到达了主峰的背脊 , 高度大概在6200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