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我想 , 对于前尘往事 , 他依然还是会有些许遗憾 , 但更多的应该是历经世事颠簸后的通透与释然 。
正如网上很多人所评价那样的 , 这是一首真诚的自我审视之作 。
而它动人的地方在于 , 李宗盛写的是他自己 , 每个人从中读到的 , 却是各自的情感历程 。
世事难料 , 有时候 , 再深情的付出 , 也有可能得不到回报 。
但聚也好 , 散也罢 , 我们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
正如有首歌所唱:不是所有感情都能有始有终 ,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
一辈子很长 , 学会挥别旧情 , 方能拥抱新生 。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缘起缘灭自有定数 , 无法强求 , 也强求不来 。
既然如此 , 何不以淡然之姿静看缘起缘落 。
不乱于心 , 不困于情 。
前尘往事且让它随风去 ,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那个真正属于你的人 , 才会为你而来 。
忘境以养神
丰子恺先生曾在香港《新晚报》上发表过一幅画 。
一位老翁悠闲地坐在屋前的石凳上 。
斜阳夕照 , 老翁拿着梳子 , 缓慢地梳理头发 , 身后不远处站着一群他的儿孙 。
画上还有一副字:满眼儿孙身外事 , 闲梳白发对残阳 。
纵然身处“满眼儿孙”事的大家庭, 老翁悠然独坐一处的姿态 , 仿佛已将不远处嘈杂的世界完全忘之脑后 。
已然达到了处世的大境界 , 心中自有天地 , 无物可扰 。
生活中 , 常听有人感慨 , 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 把自己折腾到心烦意乱 , 身心俱疲 。
但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处处皆修行 , 生活处处皆道场 。
有忘掉境遇纷扰的智慧 , 才能修炼出心静如水的从容 。
在长沙读书时 , 毛泽东知道自己心性还不够沉静 , 就想到一个方法 , 每天故意坐在闹市口看书 , 以培养自己的静心、恒心 。
得益于此 , 后来的他完全做到了读书不择场地 , 不讲条件 。
本文图片
在大军围困的井冈山上 , 在枪林弹雨的长征途中 , 无论所处的环境有多杂多乱 , 只要一拿起书 , 他都能立马入神 , 如痴如醉 。
相由心生 , 境由心造 。
谁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处境 , 却可以决定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 。
内心安静淡然 , 再差的境遇 , 也能处变不惊 。
反之亦然 , 给你再大空间 , 也无法安之若素 。
所以 , 那些让心变乱变浮躁的东西 , 要学会及时把它清理干净 , 化繁为简 。
干扰自己的话 , 听听就好 , 不重要的琐事 , 暂时搁置也无妨 。
白居易作有诗言:
“偶得幽闲境 , 遂忘尘俗心 。
始知真隐者 , 不必在山林 。 ”
世间难有清净之地 , 但我们可以努力在繁杂的生活中为自己开辟一块净土 。
闲适由心来 , 神安人自清 。
忘掉境遇好坏 , 凡事追求简单 , 总有一天 , 你会寻回真实的自我 。
▽
绵阳圣水寺前 , 挂有一副充满禅意的对联:
“万法皆空 , 静观乾坤本来无物;
一尘不染 , 莲花法藏何处悟心 。 ”
世人皆爱以各种式寻求养生之道 , 然而万法归一 , 大道至简 。
心中无事即长生 。
不困于忧愁 , 才有快乐;不囿于情爱 , 才得自在;不乱于境遇 , 才有平静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归零又重启的过程 。
当忘则忘 , 身心无恙 。
点个【在看】 , 余生 ,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善忘的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世间:冬梅对周秉义“婚外情”的处理,堪称教科书
- |《人世间》乔春燕的婚姻选择告诉你,爱情美好婚姻苦恼,慎重选择
- |《人世间》看懂两点你就知道,周秉昆和郑娟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
- 周星驰 春节档“遗珠”:用相差100倍的票房,传播了最浓的“国风情”
- 孩子|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 想你,念你,一生爱你
- 家庭主妇 最大的清醒:赚钱,谋生
- |命好的女人,不会把丈夫当成亲人
- |《知否》原著:为什么说盛家四朵小花,墨兰的婆家是最好的?
- |《完美伴侣》中产精英两难全?陈珊活得最累,而她终成独立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