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女儿十年不工作,回家向母亲要钱时声称:我没有感激,反而更恨了( 三 )


但阿玲很不服气地说 , 打个比方某个人生病了 , 人家正常是关心你 。 在母亲的那种操作来讲 , 你还去生病 , 让我多了一些事情 。 听了阿玲这样说 , 也能感觉到曹阿姨在表达方式上让女儿感觉到了一些不舒服 。 不管我们对父母心里有多少怨 , 但父母爱儿女的心不会变 , 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你借高利贷还不起时 , 是父母帮助了你 , 那么你欺骗母亲时的所作所为又向父母道过几次歉 , 说过几句对不起呢?
经过调解 , 母女双方都打开了心结 , 女儿掩面落泪 , 也明白母亲对她的的一片苦心 。
情感分析:
1、做人要懂得感恩
【mother|女儿十年不工作,回家向母亲要钱时声称:我没有感激,反而更恨了】能看出来 , 这位母亲是爱女儿的 , 但她爱的方式不对 , 明明知道女儿不工作却一再相信女儿的话 , 并且养了女儿十年之久 , 语气中有无奈、有心酸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成分 , 这些都改变不了女儿对她的怨气和愤恨 , 归根到底就在于女儿不懂感恩 , 父母没有原则性的帮助反而成了女儿过度索取的证据 。
可以想像 , 阿玲一直单身 , 没有工作 , 所以过得不如弟弟 , 在心理上弟弟得到了一笔卖房款 , 作为一母同胞的姐姐在内心是有过比较的 。 所以 , 她心理上不平衡 , 才会想到向父母要房子要钱满足自己的私欲 。
mother|女儿十年不工作,回家向母亲要钱时声称:我没有感激,反而更恨了
本文图片

有人说 , 感恩折射出的是一个人高尚的灵魂 。 伟大的作曲家舒曼临终前这样感谢他的老师维克多:“虽然后来因为您的女儿和我的婚姻问题 , 您做了很多伤害我的事 , 可我依然感谢您 , 谢谢您教我音乐 , 也谢谢您最终把女儿嫁给我” 。
可见 , 感恩的心不能因为曾经给予恩情的人有过错误而收起感谢 。 感恩 , 既为感恩本身 , 也为他人曾经给过的真挚 。 何况这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 阿玲更不应该把母亲帮她还高利贷而对母亲心有怨恨 , 所以她的思维是有问题的 。 她这种抱怨在心理学上不仅仅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 , 更是用一种负面情绪的发泄来满足自己不愿工作的事实 。
2、不愿工作的人是害了“上班恐惧症”
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 , 是一种展现自己能力的最好方式 ,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讲 , 工作却意味着焦虑与苦闷 , 很多人甚至一提到工作就头痛 , 感到心中的压力瞬间增大了许多 , 其实这就是“上班恐惧症” 。
阿玲就属于这类人 , 害怕职场竞争 , 谈工作色变 , 才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了不劳而获上 , 所以养成了她好逸恶劳的性格 , 42岁的年纪不谈恋爱不成家 , 没钱了就向父母伸手 , 打着照顾老人的旗号骗钱消费 , 没钱就借高利贷 , 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自己的欲望 。 也正是母亲一次次满足女儿的需要 , 才让阿玲成了索取者从而养成了一种惰性 , 她放弃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原则 。 所以她是一个对自己人生没有规划的人 , 才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 。
mother|女儿十年不工作,回家向母亲要钱时声称:我没有感激,反而更恨了
本文图片

3、改变要积极主动
苏格拉底曾说“要使世界动 , 一定要自己先动” 。 确实 , 阿玲如果想改变现状 , 凡事要积极主动 , 消极等待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状态 。 她要做的不仅仅和父母处好关系 , 做好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还要学会走出去先找一个工作 , 哪怕一个月挣1000元钱 , 只要能养活自己 , 保持经济独立 , 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一种热情 , 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