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学会知足和珍惜,人生豁然开朗( 二 )


诚然 , 每个人都是向上走的 , 可欲望是无穷的 。 看清了自己再去抉择 , 才是一种清醒 , 不顾现实地盲目追梦 , 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
高加林一心想要通过和黄亚萍结婚 , 拿到去往大城市的通行证 , 殊不知 , 他选择的这条捷径并不能保证他的成功 。
兜兜转转 , 高加林得罪了人 , 丢了县城里的工作 , 也没有了去大城市的可能 。
原本是想往高处飞 , 结果又跌回了原点 。
若是他能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 不奢求自己去不了的远方 , 可能 , 他也会像孙少安一样开辟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留在原地的人有两种 , 一种用心生活 , 踏实向前 , 一种好高骛远 , 心向远方 。
显然 , 高加林是后者 , 明明自己已经实现了曾经的梦 , 可偏偏又要奢求得不到的东西 。
得不到的 , 才是最优的 , 自己手里的 , 永远是不够好的 。 这也是为什么 , 高加林无论干什么 , 都始终觉得不满意的原因 。
路遥《人生》:学会知足和珍惜,人生豁然开朗
文章图片
感情中的高加林——得不到的 , 就是深爱的
白月光会变成饭粒子 , 朱砂痣会变成蚊子血 , 用张爱玲的这番言语来形容高加林 , 再合适不过 。
因为无论他牵了谁的手 , 选择了和谁在一起 , 最后都觉得真爱在他处 。
和巧珍在一起的时候 , 他觉得巧珍可能会拖自己的后腿 , 会让自己呆在农村出不去 , 便不敢作出约定终身的举动 。
可他只看到了巧珍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 却忽视了这个姑娘对他有多好 。
有了好东西 , 她自己不舍得吃 , 要留给高加林;知道高加林心中的向往 , 宁可两人异地恋也要成全他在事业上的追求;在高加林在县城工作的时候 , 她不顾外人的眼光 , 承包了他家的大多数家务 。
然而 , 比起巧珍的诸多付出 , 高加林看到的只有巧珍给自己制造的局限 。
在他为了前途放弃巧珍 , 和黄亚萍走在一起后 , 他又觉得自己不幸福 。
甚至 , 在和黄亚萍相处的时候 , 他会时常想念巧珍 。
黄亚萍差吗?不差 , 她有文化 , 和高加林能聊到一起 , 家境好 , 能给高加林一定的帮助 。
可是 , 为什么高加林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呢?
只能说 , 高加林的目光永远聚集在感情的缺陷上 。 和巧珍谈恋爱的时候 , 他嫌弃巧珍不能像黄亚萍一样给自己的事业助力 , 和黄亚萍做情侣的时候 , 他抱怨黄亚萍没有巧珍般的温柔和体贴 。
路遥《人生》:学会知足和珍惜,人生豁然开朗
文章图片
世界黑白相间 , 感情有明有暗 , 相辅相成 , 互为依托 。
幸福的人总是觉得满足 , 是因为清楚这种不完美的感情真相 , 明白要珍惜眼前的光 。 而高加林却拥有一双只看到暗处的眼睛 , 哪怕他身边的人再美好 , 再优秀 , 他依然会有满腔的牢骚 。
纵观高加林的事业和感情 , 会发现 , 他其实活得并不差 。
即使做了农民 , 他还可以继续写稿 , 即使没有在大城市发展 , 他在小地方也会有一席之地 。
和巧珍在一起的时候 , 他什么都不用担心 , 和黄亚萍在一起的时候 , 他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空前的提升 。
可他握着幸福的资本 , 最后为什么既丢了工作又没有了爱人呢?
无非是因为不知足 , 不珍惜 。
不知足 , 所以总想往高处走 , 哪怕摔了也在所不辞 , 不珍惜 , 所以总想得到更好的 , 结果丢了最爱的人也不察觉不到 。
路遥《人生》里的高加林 , 手里拿着一张好牌 , 可他最后却输得很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