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嫣语赋》中 , 秋嫣的母亲柳姨娘在劝自己的亲生女儿去为“丈夫”殉葬时 , 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娘知道你难 , 可娘更难呀 , 这女人一辈子 , 不就是为了丈夫兄弟子女而活吗?”
相信很多人听了这句话 , 都会觉得柳姨娘是一个自私恶毒的女人 , 因为她之所以这么劝女儿 , 是怕女儿连累了自家 , 坏了整个秋家的名声 。
可我 , 从这句话里 , 只感觉到了悲哀——活在那个年代的万千女性的悲哀 。
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本文图片

柳姨娘真的只是为自己吗?
她固然有牺牲女儿保全自己的想法 , 但这仅仅是她诸多理由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 身为女人 , 她不是正室娘子 , 只是秋家的一个妾室 , 她的人生可以说是一眼就看到头的了:受宠 , 日子过得舒坦些 , 不受宠 , 日子过得艰难些 , 除此之外 , 不会再有其他 。
可她同时也是一个母亲 , 她有女儿有儿子 , 她一心希望她的儿子能够过得好 , 儿子争气了 , 母亲才能扬眉吐气 , 这是她从丈夫那里已经注定争取不到的 。 因此 , 她特别害怕秋嫣连累到她的儿子——这才是她一心想把秋嫣推出去的最主要原因 。
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本文图片

或许你会问 , 同样都是她的孩子 , 为什么只有儿子争气母亲才能扬眉吐气 , 女儿就不可以吗?是的 , 在当时那个观念下 , 女儿就是不可以的 。 因为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 , 是自家的血脉 , 女儿注定是婆家的人 。
这站在我们如今的角度来看 , 其实是很矛盾的 , 女人渴望自己的后代为自己争气 , 但她又只觉得儿子才是自己的传承 , 可儿子传承的又是夫家的姓氏 , 由此便带来了一个结果——女人终其一生 , 都是在为男人活着 。
在娘家的时候 , 她为父亲兄弟活着 , 出嫁后 , 她为丈夫儿子活着 。 至于女儿 , 她当然也是心疼的 , 但如果到了一定要抉择的时候 , 那只能是舍弃女儿来保全儿子 , 这看似是为了自己 , 然而最终受益的 , 还是男人 , 是婆家 。
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本文图片

可以说 , 柳姨娘那句“女人一辈子 , 不就是为了丈夫兄弟子女而活吗” , 真的是道尽了那个年代下女人的悲哀 , 当然 , 也包括她自己 。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为别人活着?
自私如柳姨娘 , 她想让女儿去陪葬的主要目的 , 也还是为了儿子 , 并非是为了她自己 。 不过 , 从她的立场来讲 , 为儿子就是为自己 , 因为在那个“母凭子贵”的背景下 , 女人有儿子 , 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 , 儿子好 , 她才能好 。
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本文图片

然而这又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价值观 , 我们现在都知道 , 女人首先是自己 , 然后才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 , 可是在当时 , 没有人会给女人灌输这样的思想 , 她们也很难自己领悟出这样的道理 , 或者说 , 她们自己领悟到了 , 也不敢说出来 , 因为那是有悖伦理纲常的 。
她们只能以“贤良淑德”、“相夫教子”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 如此以来 , 女人的价值便被赋予在了丈夫、儿子身上 , 你照顾好丈夫 , 为婆家传宗接代 , 你就是有价值的 , 反之 , 你就没有价值 。
柳姨娘|《嫣语赋》“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的柳姨娘,道尽了女人的悲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