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做人,切勿“口快”( 二 )


无论以什么样的借口遮掩 , 从来刀子嘴都是伤人的武器 。
不管你有意无意 , 都不该把心直口快当作借口 。 不去伤害他人 , 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修养 。
艾琳|做人,切勿“口快”
本文图片

2.口快会伤己
我们单位老李 , 也是说话从来不分场合 , 口无遮拦 , 经常给同事们带来尴尬 , 而他还不自知 。
有一次 , 单位接待外审检查 , 在领导向检查人员汇报业务进展及经营情况时 , 老李突然插了句:“收入报少了吧 。 ”
领导当时就直接下不来台 , 只好对审计组说 , 我们会重新安排核实 。
还有一次 , 老李做为风险审计组成员 , 外派到某部门进行采购项目审查 。
在碰头会上 , 审计组长认为其中一个集中采购项目 , 档案有疑点 , 准备将其列为待查重点 , 进行延伸调查 。
老李其实不了解具体情况 , 只是凭着直觉说:“这个项目应该没啥问题吧 , 不用再查了 。 ”
要知道 , 谨慎严密是审计人员的基本素养 , 而组长又是行业专家 , 还曾牵头组织编写过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
组长直接回他道:“如果你觉得不用查 , 就现在退出 。 ”
老李这张嘴 , 算是撞到枪口上了 。
只好默默低头 , 跟大家一起开始审计 。
后来 , 每次外派人员事前审核 , 老李基本上都会被筛掉;
他竞聘本部机关高级专员时 , 也在第一轮就遭淘汰 。
本来 , 以他的专业资历 , 竞聘高级专员 , 是很有把握的事 。
但因为经常口无遮拦 , 在同事和领导的心中 , 留下极差的印象 , 也因此总被另案对待 。
孟非曾经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 , 在所有的人际交往当中 , 都要学会克制自已 , 拿自已更好的一面去和别人交往 。 ”
人这一生 , 用两年时间学会了说话 , 却要用一生时间来学会闭嘴 。 有时候 , 宁愿不说话 , 也别乱说话 。
逞一时口舌之快 , 终有一天会发现 , 最后伤的是自己 。
艾琳|做人,切勿“口快”
本文图片

3.心存善念 , 嘴上留德
言语温暖 , 是一种善良;说话得体 , 是一种涵养 。
会说话 , 不仅仅是表达能力好坏问题 , 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
作家刘墉的女儿小帆 , 有个女同学叫艾琳 。
某天艾琳告诉小帆 , 说她暑假去了北京 , 住在一家很有名的大饭店 。
其实 , 小帆多次跟着父母去北京 , 就住在这家饭店 , 对这家饭店很熟悉 。
她很喜欢这家饭店大厅的水晶球 , 摆满瓷器的餐厅 , 以及地下室的画廊 , 便想与艾琳交流观感 , 但他问了艾琳 , 艾琳却答不上来 。
小帆猜测艾琳在吹牛 , 明明没去住过 , 却为了炫耀在说谎 。
她很想拆穿 , 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
小帆回到家 , 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
刘墉告诉她 , 你并不需要 , 把每个真相都挖出来 。
说话处事要通情达理 , 不要恶意揣测别人 。
也许她确实没去住 , 但也许她就是把饭店当做睡觉的地方 , 并没有留意大厅的物品摆设 。
不论真相是哪个 , 又有什么关系呢?
心存善念 , 嘴上留德 , 既为自己着想 , 也要为别人着想 。
在网上 , 看到这样一段话:
能够做到在事实已经无法改变的基础上 , 不说打击对方的话 , 不彰显自己的能力 , 不用自己的优越感 , 践踏对方的无知 , 给别人一个台阶 , 就是高情商的表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