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知否原著白夫人:现实的婚姻里,别高估了自己,更别高估了别人( 三 )


因为在女佣心里,清贫的冷太太根本不配被恭敬,不配被问候 。
这场面,像极了顾家看待白夫人的态度:白夫人不配做侯夫人,白家也不配做顾家的亲戚 。
“不配”二字,很势利,但也很现实 。毕竟,阶层的跃迁,身份地位的提升,只靠一场婚姻还远远不够 。
古人云,齐大非偶 。时至今日,这也依然是对婚姻问题的一种清醒认知呀!
婚姻 知否原著白夫人:现实的婚姻里,别高估了自己,更别高估了别人
文章图片
03 启示之三:婚姻里,感情线越简单越好,额外的恩怨越少越好 。
按照原著里的细节推算,顾偃开与白夫人的年龄差距至少能达到七八岁;
如果按照小秦氏盖章的“老侯爷也喜欢白家那个风风火火的”,再加上通常男人对小娇妻的疼爱与容忍,即使顾偃开对白夫人谈不上“爱”,但至少也能善待她;
可为什么顾偃开却表现得格外冷漠、甚至无情?
因为这里面牵涉到白家拯救顾家于水火的这笔嫁妆银子 。
这笔银子明明是个天大的恩情,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却是顾偃开的心病 。
就算没有大秦氏的问题,就算白夫人是顾偃开迎娶的第一位夫人,这个心病都是绕不开的:
毕竟,当时普遍都是“男强女弱”的婚姻模式,男人在家里要全方位地享受“一家之主”的优越感;而他顾偃开,堂堂七尺男儿,侯门贵子,却要靠着底层盐商女儿的嫁妆钱去堵窟窿!
他对残酷现实很无力,对寄生虫兄弟们很不满,而所有这些情绪无法发泄,于是全部转嫁到白夫人头上 。
拿什么去拯救自己的脸面?拿什么去挽回自己的优越感与自尊?
也许,唯有拿出一脸冷漠,拿出硬心肠,看着这个女人活得委屈憋闷,才能重新找到自己“掌控命运”(其实是操控他人命运)的存在感吧 。
婚姻 知否原著白夫人:现实的婚姻里,别高估了自己,更别高估了别人
文章图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邱姨娘、幽莲这些女人,都能得到顾偃开公开的喜爱与善待,因为他能在这些亲密关系里轻而易举地找到尊严,找到被崇拜、被仰视的感觉;
他享受着这种伟岸丈夫的感觉,并且乐于用“喜欢”与“善待”的态度对待她们,去加强自己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与优越感 。
而面对白夫人,他却是心虚的,自卑的,恼羞成怒的,以至于只能用欺软怕硬的无理态度去强行挽尊 。
这种堪称扭曲的心态,看得人很想拍桌子,但这偏偏就是真实的人性 。
婚姻 知否原著白夫人:现实的婚姻里,别高估了自己,更别高估了别人
文章图片
此处不禁想起小时候听的评书《薛家将》,听“薛丁山三请樊梨花”,当时一直想不通:
樊梨花长得那么漂亮,本事那么大,一次又一次地给薛丁山帮大忙;明眼人都看得出樊梨花的真心实意,而薛丁山为啥非要为了那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小误会,就一次又一次地打她、骂她、冤枉她?
如今对比顾偃开与白夫人的事,豁然明白了其中有相通之处:还不是为了那点自尊与面子嘛!如果不压过樊梨花一头,他薛丁山可如何找得到伟岸大丈夫的存在感?
婚姻 知否原著白夫人:现实的婚姻里,别高估了自己,更别高估了别人
文章图片
所以,什么“施恩”与“报恩”,什么“亏欠”与“弥补”,放在故事里听一听就好,尽量不要带到真实的婚姻里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