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起底非法“医美贷”套路:为何变美不成还背上巨额债务( 三 )


由于缺乏统一监管标准 , 医美行业乱象频生 , 已经成为了超范围、违规经营“重灾区” 。 数据显示 , 现有的近3万家医美企业中中 , 有3,827家受到过行政处罚 , 其中 , 超过两成的医美企业行政处罚达到3条及以上 。 有1,738家收到法律诉讼 , 近半数企业法律诉讼信息在3条及以上 。 仅在2019年这一年 , 医美企业新增法律诉讼数量、失信信息、被执行人、经营异常、行政处罚和严重违法信息数量分别为3,672、392、1,352、2,225、1,213和91条 。 其中 , 失信信息和被执行人信息 , 对比2015年 , 分别增长了9倍和6.5倍 。
除了”医美骗贷“的问题 , 机构及医生的资质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 在各大投诉平台的相关投诉贴中不难看出 , 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话术极具导向性和诱惑性 , 不断强调“免费”、“便宜”以及通过强调消费者面部存在“缺陷”来营造焦虑 , 却对真正需要介绍的手术流程、风险、贷款利率等内容只字不提 。 一些与“美容整容贷”机构相绑定的美容机构 , 往往是并不正规、不具备相应资质的美容机构 。 大量投诉贴中指出 , 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明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或者是刚成年的学生的情况仍极力诱导消费者贷款整容 。 学生受到忽悠进行医美整形 , 不仅会面对巨额债务 , 效果也无法保证 。
爱美之心并没有错 , 但针对当前的医美乱象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不要轻信医美机构工作人员的营销话术 , 一定要核实相关机构和主刀医生有无资质 , 并结合各渠道对该机构的评价 , 查看其是否有过多负面新闻 , 谨慎选择医美机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