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一种人,住在小地方,衣食无忧,却很不快乐

01
什么是大地方?什么是小地方?
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 。 对于陶渊明来说 , 一间茅草屋 , 几亩薄田 , 就是一方天地 , 足够大了;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 , 拥有了万亩土地 , 还觉得太小了 。
从现实来说 , 地方确实有大小之分 。 要不然 , 很多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 , 会说:“我来自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 。 ”
在《读者》杂志上 , 看到这样一句话:“选择回归小城市 , 选择回到父母身边的子女 , 他们获得了物质上的充裕 , 但却失去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能力 。 ”
我们都懂得“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 但是我们都是凡人 , 难免会被利益纠缠 , 会有野心 。
因此 , 不难发现 , 有一种人 , 住在小地方 , 衣食无忧 , 却很不快乐 。 究其根源 , 就是以下几种情愫 , 破坏了“心情”吧 。
父母|有一种人,住在小地方,衣食无忧,却很不快乐
本文图片

02
第一 , 父母干涉太多 , 没有自由感 。
微信聊天时 , 朋友“独一无二”说 , 小地方还保存着农耕的生活习惯 , 人情味很重 。 做事 , 没有规矩 , 只有人情 。 大地方的人 , 讲的是契约精神 , 一是一 , 二是二 。
如果你在农村 , 从村里穿过去 , 遇到的人 , 全部是熟人 。 令人闹心的是 , 有的熟人 , 你压根就不想遇到 。
比方说 , 某个邻居 , 和你有亲戚关系 , 但是因为争夺一块菜地 , 闹翻了 。 彼此天天见面 , 但是不说话 。 每一次见面 , 都会在心里留下一个阴影 。
相对来说 , 父母对你的生活 , 影响是最大的 。
买房子的事情 , 父母从头到尾都在跟踪;找对象的事情 , 父母比你更着急 , 甚至还没有谈拢 , 父母就要去对方家里考察一番;教育孩子的事情 , 父母也会代劳;平时喝杯酒 , 也会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
当你发现自己回到县城 , 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的时候 , 你会很难受 。 你就像一只老鹰 , 本来应该在天上翱翔 , 最后却一直没有离开老巢 。
你需要自由 , 但是不能彻底摆脱父母的控制欲 。 因此你很不开心 。
03
第二 , 生活很一般 , 和大城市的人比 , 有落差感 。
作家流沙描述过这样的画面:他的一位大学同学 , 要从大城市来看他 。 他居住的小城 , 很小 , 一溜烟就可以穿过去 。
大城市里 , 有摩天大楼 , 有车水马龙 , 令人向往 。
为了迎接老同学 , 他特意把家里装扮了一番 , 把古老的窗帘都换了 。
带着老同学上街吃东西 , 他尴尬地说 , 没啥 , 都是一些小摊位 。
显然 , 这位作家 , 虽然饱读诗书 , 但是和大城市里的人比较 , 还是有落差感的 。
如果你认真想一想 , 就会发现 , 过节的时候 , 一些在大城市混的同学回老家了 , 你都不知道如何尽“地主之谊” 。
【父母|有一种人,住在小地方,衣食无忧,却很不快乐】一方面是收入太少 , 吃喝一顿 , 就得耗费半个月工资;一方面是同学们聊的话题 , 你插不上嘴 , 因为你不太懂 。 似乎 , 同时代的人 , 都有了代沟 。
俗话说:“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
不同地方的人 , 其实是不同圈子的人 , 难以相容 。
父母|有一种人,住在小地方,衣食无忧,却很不快乐
本文图片

04
第三 , 和混得好的同龄人比较 , 有焦虑感 。
俗话说:“人比人 , 气死人 。 ”
做人 , 不要和别人比 , 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 但是你听到某个同龄人 , 在省里买了房子的时候 , 你会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