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志刚对三个孩子的不同态度 , 很多人说他势利 , 尤其是在火车站当众骂周秉昆的时候 , 让人不能理解 。 但是 , 回过头再重新看这一段的时候 , 发现周志刚对每一个孩子的爱不仅有力量而且是有智慧的 。
其实 , 周家不是那种有什么家族使命需要世代相传的大家族 , 他所秉持的不过是对子女做人的人品要求而已 , 并且周家父母都看重读书这件事情 。
本文图片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 , 周秉义和周蓉都属于优秀的那种孩子 , 而周秉昆相比之下就差了很多 。 孩子之间有差异 , 孩子的性格各异 , 周志刚两口是很清楚的 , 他们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什么 。
周志刚建议过周秉昆考大学 , 但是他也在周秉昆说太难的时候 , 没有再强求 , 更没有因此就很生气失望 。 周志刚的人生智慧在于 , 他会给三个孩子提供一样的物质条件 , 一样的机会 , 但是他会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 , 也会体谅孩子之间的差异性 。
他告诉周秉义 , 他是三个孩子之中期待最高的 。 为什么?因为周志刚知道周秉义的志向和追求 , 也知道了周秉义两口子不会有孩子的遗憾 , 所以他鼓励周秉义 , 男人就要以事业为重 。
本文图片
而他对周秉昆说过大致相同的话 , 不同之处是 , 他告诉周秉昆 , 他是三个孩子之中 , 最让他满意的孩子 。 为什么?因为周志刚知道小儿子想要让父亲从各方面认可自己 , 他也知道周秉昆的读书天赋有限 , 也知道周秉昆的生活理想和追求是平常生活的温暖 。
假如周志刚对周秉昆说 , 男人要以事业为重 , 对周秉义说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 , 这样的要求和期待 , 会不会让两个孩子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痛苦呢 , 因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 。
本文图片
爱情常说要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 , 父母和子女之间何尝不需要一个懂字呢?因为懂才能尊重 , 因为懂才能体谅 , 因为懂才能让孩子更有生活的力量 , 勇往直前 , 没有后顾之忧 。
所以 , 再看周志刚和周秉昆在火车站吵架的那段剧情 , 会发现周志刚生气的并不是周秉昆做了什么 , 而是周秉昆当时的想法太过消沉 , 违背了他对三个子女最基本的要求 , 那就是积极看待生活 , 不找借口不逃避 。
本文图片
当时的周秉昆内心是有落差的 , 因为这种落差 , 让周秉昆对生活产生了怀疑 , 周志刚急于消除秉昆内心的这种落差 , 却无法说通周秉昆 , 不能总找外部原因 , 还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 。
周志刚不担心所谓的孩子没出息 , 担心的是孩子有没有积极生活的能力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可以渺小但一定要明事理
周秉义多次提到父亲周志刚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 周志刚虽然是一个底层的老百姓 , 但是因为明事理让他的眼光不亚于郝冬梅的父母 。 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而周志刚并没有很高的地位 , 也一样让自己有格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关注李煜在《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写道:“林花谢了春红 人过五十,应该懂得善待自己,才是余生最好的活法
- 作者:黎荔唐人冯贽《云仙杂记》中有一则故事叫“袖里春” 一个大唐故事:袖里的春天
- -01-《红楼梦》里 因为有了别离,才会对人生有了无限期待
- |《知否》人物系列1:盛华兰的大气与隐忍
- 陈昕儿|《相逢时节》:陈昕儿追简宏成7年,无名无分生孩子,心太狠
- 恋爱|《二十五二十一》的剧情中,有一种可能允许罗熙度和白易辰在一起
- -01-《大染坊》里...|善于攻心的男人,往往是在用这些心机,让女人为他着迷
- |《人世间》把崇拜当成爱,是周蓉婚姻失败的根本原因
-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 男人被你拿下后,会在朋友圈向你示爱吗?
- |《婚姻的两种猜想》:不主动,不拒绝,不离婚,杨争可真够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