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里有一句话:“家庭者 , 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 ”大概意思就是 , 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
深以为然 。 任何一个孩子 , 在出生的时候 , 都是一张白纸 , 性格和观念上的形成 , 原生家庭是第一所学校 ,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遗传虽然指的是基因上的传承 , 但家庭环境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遗传 。
因此和谐的家庭氛围 ,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 。 为人父母 , 自然更是责任重大 。
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父母不在了 , 兄弟姐妹就散了 , 真的是这样吗?”有人回答:“兄弟姐妹的关系 , 其实是父母决定的 。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 事实上 , 不仅兄弟姐妹的关系是由父母决定的 , 就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 也是由父母决定的 。
本文图片
拎得清 , 讲道理的父母能够把几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儿女 , 以及他们的小家庭 , 完整地融合在一起 , 亲密融洽 。 而区别对待几个孩子 , 厚此薄彼的父母 , 往往容易造成几个孩子之间的嫌隙 。 到了最后 , 甚至影响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
01.曾经全心全意为原生家庭付出
自从弟弟的婚事泡汤后 , 王雅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娘家了 , 自然也没和弟弟有联系 。 之所以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 , 和王雅当时的态度有关系 , 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王雅受够了父母的重男轻女和弟弟的理所当然 。
王雅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 父母对弟弟的疼爱太过明显 , 以至于王雅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这种区别对待 。 不过父母三天两头和她说弟弟才是家里的根 , 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 。 所以王雅虽然心中不舒服 , 但还是默默接受了 。
本文图片
她和所有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的女孩子一样 , 从小就力所能及地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 , 还要带弟弟 , 以及早早就外出打工 。 王雅直到结婚前 , 打工赚来的钱 , 三分之二都给了原生家庭 。 可以说弟弟能念完大学 , 家里能还清外债 , 都是王雅的功劳 , 她还帮家里重新装修了房子 。
《我的姐姐》里面有一句台词:“我那么努力地生活 , 是希望有一天 , 站到爸爸妈妈面前的时候 , 你们能说一句 , 我女儿还是不错的 。 ”
王雅之所以默默接受父母的区别对待 , 一直以来听话懂事 , 赚钱养家 。 她想要的无非就是父母的认可 , 认为女儿也同样能很优秀 。 可惜 , 不管她多么努力 , 她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父母的称赞 , 更多的是理所当然 , 以及那个天天在家闲着的弟弟才更加孝顺之类的言语 。
02.没有嫁给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 , 引发矛盾
本文图片
王雅和老公李凯是在工作中认识的 , 婆家的经济条件不错 , 老公个人的工作也不错 , 加上两人彼此喜欢 。 这样的感情理论上是能得到父母祝福的 , 但很可惜 , 王雅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 。 原因倒是很简单 , 因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 哪怕只是相隔2个小时的车程 , 也不行 。
王雅一开始以为父母担心自己远嫁 , 受了委屈没人维护 , 她一边感动 , 一边告诉父母自己心里有数 。 但王雅很快从父母的尴尬神色中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 后来她证实了 , 父母不同意她的婚事 , 根本原因在于担心她远嫁之后 , 够不着了 。
王雅伤心不已 , 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 只是坚持不会嫁给父母给她找好的 , 一个家庭条件不错 , 但腿有残疾 , 而且个性懦弱的男人 。 王雅坚持 , 父母为了避免闹得太难看 , 最后勉强同意 , 但表示有条件 。 就是结婚后 , 王雅每月都要多给父母一点生活费 , 以及要尽力帮衬弟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那些只顾着“我高兴就好”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引言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 有一种不爱,叫手心没有温柔,因为他的心里没有你
- |“我是癌症晚期,先救我爸!”父子遇车祸,儿子的话让全网泪奔
- 丈夫|“妈,别累着,让您儿媳来做”,妈宝男丈夫的话,让妻子决定分手
- 华晨宇|为什么华晨宇、李玉刚都成不了张学友?当代难出“歌神”3大诱因
- |女人给你制造“机会”的表现:“等待”
- 人最大的自律,是管好这“三闲”
- |两性之间,这些东西一旦“共用”过,关系就越界了
- 《孤独患者》:“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 为什么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婚姻?
- 大学|大学生“怀孕”现象频发,大四学姐说出原因,大一新生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