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并且加以尊重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并且加以尊重
文章图片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 并且加以尊重 , 从古以来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呀 。
——夏目漱石《我是猫》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 ”
做学问的态度应当像孔子教导弟子所说的 , 分清楚知识脉络 , 哪些是清楚的 , 哪些还是处在云雾之中 , 这样至少是可以确定自己的学习程度的 。
但过日子好像不能这样讲究 , 拿做学问的态度对应到日常琐事里 , 一一校验 , 谁都没有这个精力和功夫 。 真的认真地去“格物致知” , 反倒显示出学究的刻板气息 , 让人觉得难以相处 。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并且加以尊重
文章图片
好在我们也乐得接受省力的事情 , 对一切信息都可以在已知的领域中去寻一个相似的事物 , 轻松地认为自己已然领会 。
生活并不需要太苛求精确 , 更需要的是理解 。 通常所说的“通情达理”就是这样的意思 。
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 虽然是否真的“理解”很值得怀疑 , 但好在各自以为理解就不会影响与人相处 。
精确和完美的理解是不存在的 , 皆因为人的心思琢磨不定 , 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 没有人能够贯穿别人的一生去了解他 。
所以理解相较于做学问 , 有一套不相同的逻辑 , 套用来说就是:“不知为知之 , 是理解也 。 ”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并且加以尊重
文章图片
科学探究常常有分歧和争论 , 因为知和不知间界限分明;生活之中的沟通以和为贵 , 因为求同存异是共事的原则 。
大部分人都懂得沟通的道理 , 甚至发挥过了头 , 任何事情都不讲原则 , 只求和气 。 在这种时候 , 定要争个对错的人反倒显得可爱 , 他们敢于说出最真实的见解 。
当我们求真知的时候 , 需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态度;当我们随心过生活时 , 需要多一些理解 。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 把不了解的东西当作了解,并且加以尊重】世上有这样切换自如的人吗?依我看是很少有的 。 二者取一为朋友 , 你会怎么选择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