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还在讲道理 , 成就是自己争取回来的 。
刘晓莉对此嗤之以鼻 , 说你当然可以争取 , 因为平时接触到的是上流社会 , 运气好的话可以找个好人家 , 可自己身边这帮人 , 顶多就是过两年找个做苦工的嫁了 , 生一大堆孩子 , 穷一辈子 。
双方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资源不对等 , 罔顾事实就给别人讲道理 , 就犯了“何不食肉糜”的错误 。
一个道理如果有用 , 那一定只是针对某个范围的人群 , 对于范围外的人 , 哪怕端着道理 , 对着别人倾囊相授 , 也是毫无用处 。
只有站在别人的视角和立场 , 洞察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 捕捉到对方想法的无奈 , 才能清楚那些行为的合理性 。
04
高情商的人 , 都不会讲道理
真正的智者 , 并不会讲道理 , 他们会以情动人 , 换位思考 ,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面对别人的不良情绪时 , 光讲道理是最无用的行为 , 不如试试这3种方式 。
1、少用道理 , 多讲故事
在苹果公司 , 凡是走上副总裁岗位的员工 , 乔布斯都会给他们讲自己的经历 。
有一次 , 乔布斯发现自己办公室的垃圾筐没有清理 , 于是前去询问清洁工 , 清洁工告诉他办公室昨天换锁了 , 由于自己没有拿到钥匙 , 下班后她就进不去了 。
他听完后 , 认为这不是对方的错 , 于是让对方回去工作 。
乔布斯接着说 , “当你是一位清洁工时 , 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 可以找个理由 , 但是当你从清洁工晋升到副总裁 , 负责的项目出现问题 , 还想找理由 , 这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 。 ”
很多管理者都会将生硬的道理照搬在下属身上 , 让别人服从自己 , 其实这种思想的绑架 , 最让人厌烦 。
高手一般都会用讲故事的方式 , 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 获得的启发 , 循循善诱 , 再切换到当事人身上 , 让别人理解自己想要传递的观点 。
既不会让人心生抵触情绪 , 也会让人明白故事中的深意 , 达成说服别人的目的 。
2、跳出自己的视角 , 多谈感受
高情商的人 , 并不会干巴巴地输出道理 , 对别人的事情指指点点 , 更多的是换位思考 , 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 。
他们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对策 , 充分考虑别人的心情 , 对他们的处境加以共情 , 有必要时 , 给予对方一些帮助 。
卡耐基说过:“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 , 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 , 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 ”
无论是朋友、伴侣、还是父母 , 他们在受到负面情绪影响时 , 都想要得到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 , 缓和自己的情绪 , 从而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 。
3、高质量的倾听 , 胜过千言万语
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说过自己的经历 。
来访者经常向他谈及自己的苦闷 , 他最常见的回应就是一个“嗯” 。
伊尔斯的认真倾听让很多来访者从困境中跳过来 , 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
对于那些产生负面情绪的人 , 渴望的是身边有一个倾听者 , 能够袒露内心的真实诉求 , 将情绪宣泄出来 , 平复自己的心情 。
就如教授卡尔·罗杰斯说的:“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 , 他自己会疗愈自己 , 自己找出方法来 。 ”
控制住长篇大论的欲望 , 多把关注点放在别人的情绪 , 跳出冗长的道理 , 才是治愈别人的最佳良药 。
每个人的认知构造和思想观念都大相径庭 , 哪怕苦口婆心地输出践行过的道理 , 对于认知不对称的人 , 也无法得到共鸣 。
人随着不断成长 , 认知逐渐提升 , 年龄阅历渐长 , 到了一定的程度 , 才有可能领悟那些道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领证结婚|“你要想嫁给我,必须先生孩子,再领证结婚”“那我不嫁了”
- |我谈恋爱了,要不要告诉妈妈?
- “今天我是职场人,明天惊艳所有人!”95后职场人也太酷了
- |我们的婚姻:“不图他钱”,婚前那份协议,差点要了一个女人的命
- |一位母亲的感悟:女儿结婚让她带走8万8彩礼,是我犯的很大错误
- 新冠疫情|疫情三年,被“偷走”的800天,我顿悟了这10个人生真相
- |这个天空独一无二
- 邓伦|女儿嘲笑喜欢邓伦的妈妈“塌房”,让我想起悲哀的“假靳东”事件
- |海报|共同守“沪”,让我们在春光里重逢
- 我们都知道 成年人危险性行为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