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的命,最多在50岁那年,就无法改变了

|其实,你的命,最多在50岁那年,就无法改变了
本文图片

01
《论语》中有言:“后生可畏 ,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 斯亦不足畏也已 。 ”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 , 至少他们还有着充沛的体力和可以改变的未来 。 而四五十岁的人们 , 倘若还做不到功成名就 , 依旧默默无闻 , 那他们就不值得敬畏了 。
【|其实,你的命,最多在50岁那年,就无法改变了】这番话 , 可以说特别令人心寒 , 连刘邦和刘备都是47岁才发家致富打天下 , 为什么《论语》会说“十、五十而无闻焉 , 斯亦不足畏也已”呢?
其实 , 我们所看到的 , 都是“幸存者偏差” 。 也就是说 , 拿刘邦和刘备来举例子 , 那是没有普遍性的 。
何谓“幸存者偏差”呢?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 人们所接触到的观点 , 其实都是极少数的成功者说出来的 。 也就是说 , 还有99%的普通人的失败经历 , 我们都不知道 。
就拿华为的创始人来说 , 任正非在四十多岁之后创立了华为 。 但是 , 难道每个人都是任正非吗?0.1%的人的成功 , 只算是凤毛麟角 , 而99.9%的人的不幸 , 才是真实 。
要知道 , 最多到了50岁 , 普通人的命运 , 基本就很难改变了 。
|其实,你的命,最多在50岁那年,就无法改变了
本文图片

02
四五十岁 , 很多人都会下坡路 。
圈子中有一位老板 , 45岁之前依旧在捞钱 , 反正赚了很多 。 但是 , 他有个特点 , 只赚自己能力所及的钱 , 不赚能力之外的钱 。
在这三年 , 环境不太好 , 所以他也停了很多项目 , 甚至解散了手下的好几个小团队 , 只留下十来个骨干来维系企业日常的运营 。
有一次 , 他的朋友就问他 , 你今年连五十岁都没到 , 而且身家几千万了 , 为什么不去搏一搏 , 赚更多的钱呢?
这位老板只说了一句话:“赚大钱 , 那是需要机会的 。 如今我也老了 , 输不起了 , 只能在不明朗的商业环境中选择保守行事 , 避免受到环境的冲击 。 ”
如果是做过生意的人 , 那他们都会明白 , 在人到中年之后 , 并非是自己没有进取之心了 , 而是稍有不慎 , 就会伤筋动骨 , 元气大伤 , 没有人会可怜你 。
况且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问题也是相似的 。 本来到手的工资就不多 , 而且还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 那他们又怎么可能敢冒险呢?没办法 , 选择安安稳稳生活 , 才是普通人的选择 。
年轻的时候 , 输得起 。 中年过后 , 输不起 。 这 , 就是人到中年就走下坡路的根源 。
|其实,你的命,最多在50岁那年,就无法改变了
本文图片

03
人到五十 , 一切都成定局 。
古人常说 , 五十而知天命 。
到底什么是“知天命”呢?没有那么复杂 , 其实就是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 , 然后接受自己当下的生活罢了 。
本来可以成为老板 , 那他们一般都会在40岁之前有所成就 。 可是 , 如果他一直升不上去 , 也没有做老板的思维和运气 , 那他这一生也就只能“见步走步”了 。
本来可以成为打工人 , 那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帮别人打工 , 升不上去 。 没办法 , 人之资源、人脉和背景 , 决定了他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
对于这不同的命运 , 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呢?
如果在几年前 , 我自己绝对会选择抗拒 , 甚至批判这些人不够积极 。 可在几年后的今天 , 我才慢慢地发现 , 自己不相信 , 不代表现实就不会发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