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 | 人间值得: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 二 )


阅读的力量 | 人间值得: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
文章图片
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阳光、空气和水 , 其实就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大礼物 。 是的 , 平常的亲情、友情实为人类最为珍贵的价值 ,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但这经常被我们忽略 。 顾国嵘医生说 , 人即使拥有无数的财富和无数的阅历 , “最终还是希望得到家庭的温暖 , 家人的陪伴” 。 正是在与死神搏斗的抢救室、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 , 让医生深刻而真实地体会到“活着到底有多值得” 。
有温度的治疗是人文关怀
医生同样目睹了人间最强烈的求生意志 , 如何成就生命的奇迹 。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坚持”一篇所写的许多顽强的癌症病人 , 他们宁愿忍受痛苦 , 也不愿意接受能让自己暂时“舒服”的治疗 , 其精神让人动容 。
按照尼采的说法 , “参透为何 , 迎接任何” , 有人为了家人 , 为了理想 , 一定要活下去 , 但并非人人在此劫难下都奋力求生 。 医生所要做的不只是把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 更要注入能量让他活下去 , 告诉他活下去的意义 。 葛峰医生说:“真正有温度的治疗是人文关怀 。 很多患者在知道没有音讯的亲人安全活着以后 , 自己的病情也迅速减轻 , 然后痊愈 。 ”这就是找到了一种意义 , 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坚持下去 , 这也是生命的奇迹 。
我还想到另外一个例子 , 奥地利心理分析第三代传人弗兰克写的《活出意义来》 。 他自己是一个医生 ,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时他做过多次集体的心理治疗 , 他说 , 在圣诞节之前的若干天 , 整个营房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 , 因为难友们怀着被盟军解放的希望 , 这种强烈的求生意志支撑着他们身体内的免疫力 。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而什么都没发生 , 情况就开始恶化 , 圣诞节后集中营里的难友大批死亡 , 就是因为意志被绝望摧毁了 , 希望一垮 , 免疫防线也一败涂地 。
这就像医生所说的 , 在很多最困难的情况下 , 人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事 , 2003年经历“非典战役”的时候 , 有很多求生意志极强的人活下来了 。 在呼吸极其困难时 , 他们强撑着一定要活下去 , 那一刻只要松一口气就完了 。 我认为这种意志是有信念支撑的 , 就像弗兰克一定要完成他的博士论文 , 他的手稿曾经被集中营的狱卒扔在地上 , 他知道进入集中营后 , 他就必须和过去一刀两断 。 但他的强大信念是一定要活着出去 , 去完成博士论文 , 这支撑着他的集中营生活 。 他说 , 从集中营活着走出去的最重要的一个体验 , 便是历尽沧桑之后所享有的美妙感觉:从今以后 , 除了上苍 , 什么都用不着畏惧了 。 这就达到了佛教所说的“大自在、大自由” , 生活种种的羁绊都没了 。 我相信经过了抗疫最艰难的阶段 , 人心会迎来坦途 。
阅读的力量 | 人间值得: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
文章图片
生死关头 , 唯有明了活着的意义 , 或是亲人的安危 , 或是个人的事业 , 或是孩子的成长 , 才能激发活下去的动力 。 就如罗曼·罗兰所说 , 人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
对世界的有情是责任
当生死考验让人看清生活真相时 , 人的心灵就发生了转化 , 佛家的话就是“觉悟” , 知道平常是真、是美 , 平常心是道 。 儒家的追求就是触处成真 , 触处成乐 。 孔子赞颜回 , “一箪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不改其乐” , 孔颜之乐不是功利的乐 , 不是物质刺激的乐 , 是一种“得道”的乐 , 是一种人生境界提升的乐 。 直到今天 , 它仍然是能够来诠释“人间为什么值得”的非常重要的哲学根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