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二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怪不得苏望娣对着葛玥说出了这样的话:他家祖传的 , 不把老婆当回事 。
“祖” , 在顾家最大的就是顾老太了 。 这么多年 , 她完全漠视了儿媳妇和女儿的付出 , 一门心思地觉得她的儿子们“就该命好” , 于是 , 顾家才会出现了两代人的阴盛阳衰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遗言二:顾士莲 , 太自私 。
当顾老太发现病床前守护的是女儿 , 便表示自己死后 , 一多半的钱要留给女儿 。 顾士莲拒绝了 , 而这时候的顾老太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那你当年送房子给阿海 , 算不算扶贫?就许你“掼”派头 , 不许人家稍微意思意思?我跟你讲 , 人啊 , 不要太较真 , 差不多叫有原则 , 过了头就叫十三点 。 你自己憋口气 , 你让小高怎么办?他以后跟阿海怎么相处?再说还有朵朵呢 。 你做人不要“忒”自私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这个顾老太明明一直清醒得很 , 但这么多年 , 她看着儿子的冷漠 , 看着女儿的委屈 , 始终都是装聋作哑的 。 并且 , 当年女儿要把房子让给自己的哥哥 , 周围的邻居都来劝顾士莲 , 不好这样的 , 唯有她始终不说一句话 , 而顾士莲也正是因为母亲的这种默认态度 , 而果断地把房子给了自己的哥哥 。
结果 , 升米恩斗米仇 , 恩大就不肯还了 , 哪怕到了顾士莲有生命危险的时刻 , 顾士海都不肯出一分钱 , 而她的儿子顾昕 , 从小被姑姑带大 , 也仅仅是拎了点水果看看 , 连邻居都不如 。
而顾老太这么多年 , 目睹了大儿子的忘恩负义 , 凉薄寡恩 , 却没有说过儿子一句 , 甚至到死了 , 还要嫌弃女儿太自私了 , 没有给儿子留点余地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那顾士莲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把房子给了哥哥 , 然后面对哥哥的忘恩负义 , 还要一如既往地和和气气吗?
顾老太唯一暖的一点是:她提到了把大部分的钱留给女儿 。 不管她这个决定 , 是为了以她对女儿的“小惠”换来女儿对儿子的“大惠” , 还是真的心疼了女儿 , 总之 , 她有这么个行为 , 对一辈子没得到公平的女儿而言 , 总算有了那么丁点慰籍 。
可是 , 她最后不仅不认可女儿的付出 , 反而反诬女儿要较真 , 太自私 , 就真的太颠倒黑白了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而这也是很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对女儿施展的手段:她们大多时候 , 会在女儿做了极大的牺牲后 , 给予一点甜头 。 而对于女儿已做出的巨大牺牲 , 倒打一耙 , 是你自己愿意的 , 你不要太较真 , 别人接受了你的帮助也不容易 , 至于做出牺牲和付出的你 , 不要忒自私了 , 要为对方想想 。
怪不得 , 顾士莲在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 , 都脆生生地说母亲偏向儿子 , 实在是 , 她就是偏向儿子 。
对于儿子漠视妻子 , 她的态度是 , 儿媳妇就是劳碌命 , 对于女儿对儿子的巨大帮扶 , 她的态度是 , 女儿太较真 , 太自私 , 不够体谅她的宝贝儿子 。
这样是非不分 , 自私自利的老太太啊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文章图片
遗言三:爹妈晓得不公平 , 但也没办法 。
《心居》原著:顾老太“临死前的狡辩”,注定了顾家第三代的衰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