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个争论
顾清俞和冯晓琴这对“姑嫂” , 其实她俩都不坏 , 只是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 , 还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工作等原因 , 让她俩有了不同的处事方法 。
她俩之间 , 有两件事 , 很多人有争论 , 站在不同的立场 , 想法就会不一样 。
1、隐瞒生子
站在冯晓琴的角度 , 她选择生下孩子 , 就是因为她重感情 , 男友去世 , 她不愿意把孩子打掉 。
本文图片
她想要结婚时 , 为了少点麻烦 , 她选择隐瞒真相也是人之常情 。 比如 , 老家一个邻居 , 结婚一年 , 发现男方赌博 , 果断离婚 , 再婚时 , 嫁的外地人 , 她的妈妈嘱咐邻居 , 不要告诉他 , 自己女儿离过婚 。
更何况 , 冯大年名义上是自己的弟弟 , 如果她不说 , 这件事就可以瞒一辈子 。
顾清俞因为这件事 , 对弟媳有戒心 , 也没错 , 她知道顾磊头脑简单 , 怕弟弟吃亏 。
2、该不该借钱
冯晓琴不该向顾清俞借钱买房 , 顾清俞的钱是自己挣的 , 她愿意借就借 , 不愿意借 , 也没有错 。
本文图片
顾清俞一直说自己疼弟弟 , 另外 , 她又经常在顾家显示自己很有钱 , 她说了 , 自己最不缺的就是钱 , 是男人 。
有个这样有钱又标榜疼弟弟的大姑姐 , 冯晓琴就想问她借钱了 。 另外 , 冯晓琴知道顾清俞打算买房后 , 她不打算借了 , 后来 , 顾清俞说不买房了 , 她才又想借 。
兄弟姐妹之间 , 一般情况下 , 有一个有钱的 , 全家生活都不会太差 , 这跟“扶弟魔”没有关系 。 如果姐姐自己不挣钱 , 婆家也没有钱 , 还使劲往娘家贴钱 , 那这样的女人 , 就是拎不清 。
本文图片
如果姐姐自己会挣钱 , 娘家有大事的时候 , 不需要人说 , 如果她还在意亲情 , 她自己就会主动出钱出力 。
当然了 , 顾清俞是怕冯晓琴有其他心思 , 她愿意给弟弟买房 , 但是不愿意给冯晓琴买房 。
顾清俞就是该帮忙的时候不帮 , 一边想着让弟弟跟弟媳白头偕老 , 一边教唆弟弟防着弟媳 。
本文图片
我觉得顾清俞这样的女儿 , 也挺让人不省心的 , 父母不在了 , 长姐为母 , 她不掺和就不错了 , 就别指望她能把一家人调和得和谐、温暖了 。
五、以自我为中心
顾清俞说 , 没有人能管得住自己 , 她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
在感情上 , 顾清俞也是这样的心态 。
引用原著中顾清俞一句话:我嫁不嫁得出去 , 只取决于我自己 。
有钱不代表会经营感情 , 婚姻不是有钱就能幸福的 ,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 她的伴侣必然会压抑 。
本文图片
顾清俞不理解施源为什么不接受她的钱?因为她根本不在乎他的自尊心 , 如果感情只需要靠钱去维系 , 那就太简单了 。
恰恰相反 , 条件一般的夫妻 , 反而更加长久 , 有钱的人家 , 婚姻状况反而更加复杂 。
如果学不会经营婚姻 , 钱越多 , 感情风险就越大 。
在亲情关系上 , 顾清俞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 她对姑姑挺好 , 家里人需要她帮忙的时候 , 她会不遗余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
- 神农架 神农架深处为何会被列为禁区?有一个神秘现象,至今无法解答
- 如果觉得生活让你委屈,就读读莫言的《生死疲劳》
- |《心居》即将大结局,最有心机的人不是冯晓琴,而是她
- |《余生请多指教》结局看似圆满,却留下两个意难平
- 心居:展翔的一片好心,为自己养了一群白眼狼,冯晓琴看错人了
- 冯晓琴 《心居》:我们都被冯晓琴骗了,她的野心从接近顾磊就开始了
- 01《朱子家训》有言:“宜未雨而绸缪 人生成功的生活习惯,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 心居:活法最扭曲的是他?一个亏心的举动,便改变了5人结局
- 冯晓琴|《心居》:冯晓琴身上有两个品质,顾清俞花费多少钱可能都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