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所以如何在这种“不平等”的帮助关系中,维护一种巧妙地平衡,如何巧妙地提出求助,并引导对方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或者给予对方正确的帮助呢?
减少这种失调和负面情绪的滋生,我想,双方都需要小心这些“陷阱”才行 。
文章图片
“求助”方法不对,注定失败(望)!
首先就是如何更好地“求助”,当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如果方法不对,则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回应,即使对方是真心想帮忙 。
这些想法都会令我们很容易陷入“求助陷阱”:
a过度依赖对方,例如:事无巨细都要跟男友“求助”,无论精神还是物质没有对方的回应就“过不下去”;
b求助的本意是验证某些事而非帮助本身,例如:女孩只是为了验证男友是否爱她,而提出的“求助”;
c拒绝改变,例如:女孩说“我要减肥”而当男孩制定了健身计划,女孩却拒绝执行;
d期待极度不务实的回应,例如:你指望他给你把美国买下来……
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求助者的问题背离了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或者对于对方的解决能力报以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对方往往是“答不对问题”的 。
所以帮助关系,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应该建立在较多的了解和足够的信任之上,这即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提出真实的求助,而非因为“不好意思”而玩猜猜猜的游戏,也能令我们更好地引导对方来施予援手 。
文章图片
另一个容易被求助者忽略的重要问题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求助者本身才应该是解决问题的主题,而帮助者更多的是一种给予对方支持和刺激的动力,而非全部的依附关系 。
就像是最初的“下雨了没带伞”的问题,如果女孩的真实诉求是“撒娇,求哄,求关爱”那么她应该用娇嗔的语气跟男友说:
“没带伞哭哭可是人家不说~快说你会送伞来~我就马上拒绝你,你再夸我好懂事,并且晚上带一个奶茶回家以示表扬!“
或者用个激将法:
“请示领导:人家没带伞,可以让同事小哥哥撑伞送我回家么?嘻嘻~”
再或者来个逆向关怀:
“下雨了我给你闪送了一把伞哦!以后姐照着你!”
看看他的反应,一定比直白地等着对方说出“我给你送伞”有趣得多 。
文章图片
“帮助”不在点儿上,适得其反!
而反观“帮助者”,如果真的想要帮到对方,读懂对方真实的请求,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也是尤为重要的 。
帮助者应该注意:
a不要过于急切地“展现自己的智慧”,例如:秒回来说“冷”的姑娘,多穿一件衣服;
b面对对方的负面情绪马上施压,例如:女孩说“我心情好低落”你建议“你要战胜自己,去跑步去读书去奋斗你就不低落了”;
c只看到现实问题而忽略情绪感受,例如:女友说的“xxx怎么办?”
d对结果预设期望,例如,女友说想减肥不吃晚饭了,你真的指望她再也不吃晚饭了?!
等等……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啥在照相时露舌头? 并非人工修改, 真实原因挺让人悲伤
- 那放飞的每一只风筝1看到风筝 纷乱的思绪,有着久远的寄托,一只风筝能否帮助人们捎去
- |“男子街边喂老母亲喝粥”引关注 记者探访石松林一家生活
- |绽放自己 帮助他人——“生命智慧”一阶第85期课后分享
- 第三者 丈夫给第三者18万妻子起诉全要回:婚外情中,原配应有的反击
- |人生最好的投资:选对妻子
- 跨国婚姻解析:为啥有的女人要嫁给黑人,黑人相对于我们有何优势
- 恋爱|查岗是查岗关心是关心,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信任会让爱越来越好
- 作者:黎荔今晚 具有深渊性质的事物
- 作者:黎荔“天人之际”的时空观 天人之际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