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这种婚姻制度也一直延续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 , 清末就因为陪嫁的嫁妆太贵出现了“溺女”的情况 。 而这种情况指的就是 , 如果在女儿出嫁时不能为其准备嫁妆 , 那么父母就需要一辈子赡养女儿 , 也因为如此在清朝有很多女孩一生都没有出嫁 , 一直老死在家中 。
事实上到了民国以后“聘娶婚”非常盛行 。 比如在清末时有一个名门张家 , 其祖父张树生就是淮军的二当家 , 官至两广总督 , 而那时张家产业一直传到张武龄手中时仍然有万顷田产 , 纵然说当时民国已经出现了先进思想 , 鼓励婚嫁自由 , 但是名门婚嫁仍然有较多的限制 , 那时候大家绝不接受娶穷姑娘 , 嫁穷小子 。
本文图片
而当时张家和扬州的陆家二女儿订了婚 , 张家自然也下了重金聘礼 , 而陆家作为大家族 , 在嫁女儿时也丝毫不含糊 , 就连嫁妆都提前一年准备好 。 据说在当天陆家送女儿的嫁妆 , 整整装了9条运船 , 排了足有10条街 。
而陆家二女儿进入张家以后自然也颇有地位 , 他共为张武龄生下了10个子女 , 这10个子女中的4个女儿也个个都颇具才华 , 其中三女儿就嫁给了作家沈从文 。 事实上从张家娶妻和陆家嫁女中也能够看出在当时聘娶婚已经成为时代的缩影 , 而这种重彩礼和重嫁妆的情况也一直在中国古代延续 。
本文图片
结语
但是如果从现实角度来看 , 我们已经不会过多在意彩礼和嫁妆的问题 。 但是结婚终究是两个家庭的问题 , 所以虽然不强调过分的门当户对 , 但也最好不要差距悬殊 。 现代社会结婚 , 就会因为一点彩礼钱闹出不少的矛盾双方斤斤计较 , 其实这其中的问题都该归咎于不断变化的情况和已经“变味”的婚礼 ,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 , 不该参杂过多的利益 。
【彩礼|古代重金娶妻,如今却为了一点彩礼就斤斤计较,究竟谁错了?】参考资料:《桃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她收了彩礼后,竟与其他男子同居!”广西一男子被戴绿帽后怒而起诉女友!
- 父母|弟媳结婚20万彩礼,老婆当年只有1万,差距太大父母不愿意补怎么办?
- 吴王 安徽农民挖到春秋古墓,专家:这两件是古代冰箱!
- |“彩礼20万给儿子结婚用”,父母以为女儿会理解,换来三年不回家
- 别不信,女生不要彩礼,往往有3种原因,现实而扎心
- |“28万彩礼是给我的,你凭什么不要?”弟弟1巴掌,我没了娘家
- |别让感情因彩礼分开
- 朱某 古代盗墓者的三大诡异下场,有些真的很吓人
- 彩礼 “领证第二天,老公要回彩礼被拒后提出离婚”:姑娘,你被算计了
- 口含 古代人死之后口中为何要含着东西?这个解释才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