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情绪价值”越高的人,幸福感就越高( 二 )


杨绛听了也不气不恼 , 只是微笑着说:“不要紧 , 我能搞定 。 ”
简简单单一句话 , 顿时让钱钟书安下心来 。
1941年 , 杨绛一家回到了战乱中的上海 , 生活变得格外艰辛 。
她在回忆录《我们仨》里写道:
“日本人分配给市民的米 , 只是粞 , 中间还杂有白的、黄的、黑的沙子 。 ”
然而 , 就在这异常困难的时候 , 钱钟书却突发奇想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 。 ”
杨绛听了非但没有反对 , 反而高兴地表示全力支持 。
当钱钟书犹豫自己没有时间写书时 , 杨绛却坚定地说:
“不要紧 , 你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 , 我们的生活很省俭 , 还可以更省俭 。 ”
为了让丈夫能够安心创作 , 杨绛扛起了养家的重担 。
杨绛:“情绪价值”越高的人,幸福感就越高
文章图片
每天 , 她都要走很远的路去郊区的小学代课 , 还会去当家庭教师来换取生活费 。
为了省钱 , 她辞去了家里所有的佣人 , 无论是砍柴、生火 , 还是洗衣、做饭 , 全都由她自己一个人来完成 。
大家闺秀出身的她 , 从没做过这些粗活 。
因此 , 在那段时间里她常常受伤:不是被木刺扎破了手 , 就是被热油烫起了泡 。
虽然 , 生活十分艰难 , 杨绛却从不抱怨 , 始终保持着从容乐观的心态 。
每天回到家后 , 她总会和钱钟书一起 , 有说有笑地讨论着他新写的稿子、给他提建议 。
那段时间 , 因为常吃腐败的食物 , 丈夫和女儿都经常生病 。
杨绛总会微笑着安慰大家:“不要紧 , 好好休息 , 会好起来的 。 ”
杨绛先生的一句“不要紧” , 伴随着先生和女儿的一生 , 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温暖 。
情绪价值高的人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 , 都能够给予身边的人积极的情绪价值 , 帮助他人走出低谷、渡过难关 。
生活中 , 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艰难和困境 。
怨天尤人 , 只会徒增烦恼;积极乐观 , 却能化痛苦为快乐 , 传递给身边的人正能量 。
杨绛:“情绪价值”越高的人,幸福感就越高
文章图片
03
决定上限的 , 是情绪价值的高低 。
杨绛先生曾说: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 , 这种快乐把忍受变成享受 , 是精神世界对于物质世界的胜利 , 这便是人生哲学 。 ”
虽然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 她始终用积极的心态面对 , 化悲痛为力量 。
1997年 , 杨绛的爱女钱瑗因病离世 。
次年 , 她深爱的丈夫钱钟书也离她而去 。
“我们仨”从此失散了 。
杨绛:“情绪价值”越高的人,幸福感就越高
文章图片
当身边的人都为她感到无比惋惜 , 不知该如何安慰她时 。
杨绛却坚强地说:
“锺书逃走了 , 我也想逃走 , 但是我压根儿不能逃 , 得留在人世间 , 打扫现场 , 尽我应尽的责任 。 ”
人生 , 总是充满了无常 , 与其自怨自艾 , 不如调整好情绪 , 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丈夫去世后 , 杨绛没有因为悲痛而倒下 。
她乐观地笑称 , 自己现在是“钱办主任” 。
她将钱钟书留下的7万多字的手稿 , 悉心整理、翻译 , 出版了《钱锺书集》 , 给中国的文化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她还将夫妇俩的全部稿酬 , 都捐赠了出来 。
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 来帮助贫困学子实现读书梦 。
后来 , 许多得到“好读书”奖学金帮助的学子 , 都经常给杨绛写信、到她家做客 , 给她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温暖和乐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