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10年,比存款更可贵的,是她们做的选择
作者:居潇潇
30岁时 , 银行卡上有多少钱?
7位数 。
这段异常吸引眼球的对话 , 来自3个北大同宿舍女生毕业10年后的卧谈视频 。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海归精英”“创业博士”……
当这些闪亮标签齐齐汇聚于3位30岁出头的女性身上时 , 她们的视频短短3天内播放量超过100万 , 也填补了大众对名校毕业生的各种想象 。
文章图片
毕业10年 , 她们难得能围坐到一起 , 谈过往 , 谈未来 , 诉心事 , 论理想 , 不疾不徐 , 娓娓道来 。
在她们坦荡从容的样子里 , 我们似乎看见了自己的人生 。
01
好好读书 , 那是你看见未来的路
对大部分人而言 , 考上北大堪称世俗意义上优秀学子的终极目标 。
哪怕99%的人无法真正实现 , 但依然会本能地对中国顶级学府抱有莫名的好感与敬意 。
这种玄之又玄的好感源头 , 更是在这个视频里得到了解答:多读书 , 人生真的会变得不同 。
《亲爱的安德烈》里 , 有这样一段话:
孩子 ,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 , 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 而是因为 , 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 , 而不是被迫谋生 。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 , 你就有成就感 。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 , 不剥夺你的生活 , 你就有尊严 , 成就感和尊严 , 能给你快乐 。
在视频三位主人公的讲述里 , 处处体现着选择 。
2007年 , 嘻嘻、佳佳和世中从各自的家乡来到北京大学 , 进入元培实验班 。
文章图片
随后 , 嘻嘻从文科实验班转向新闻方向 , 佳佳从理科实验班转为政治经济哲学方向 , 世中则从法律系转到了中文系 。
看似任性的选择背后 , 是她们愿意为自己人生试错的担当 。
结束象牙塔生活后 , 她们继续踏上不同的人生旅途 , 或是出国留学:
文章图片
或是去香港读研:
文章图片
又或者留在北大读书:
文章图片
毕业后也是分别选择外企、国企和创业公司 。
在旁人看来 , 她们的履历中不乏兜兜转转和迂回放弃 , 但殊途同归的是 , 她们都在毕业十年后进入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阶段 。
这期间 , 个人努力与“北大”两个字的背书 , 缺一不可 。
谈到北大之于人生的意义 , 嘻嘻打了个比方:
我们的人生都是在平静大海上没有坐标的一艘船 , 但因为北大 , 这块磁铁在遥远的海岸线上 , 让我的船能慢慢地往那个方向去开 。
文章图片
在她们看来 , 北大出身并不意味着没有迷茫 , 但接受过优秀教育的人往往能比普通人更快走出迷茫 。
记得佳佳在提及职场选择时 , 轻描淡写地举了个例子:
当时我们的同学中 , 最优秀的可能去了投行 , 然后是咨询公司 , 最后才是选择实业 。
而她自嘲最次的实业 , 一如她曾工作过的劳斯莱斯 , 已经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顶级offer 。
当我们平日里讨论教育、读书、学习的意义时 , 更多时候都在围绕“形而上”的意义去展开 。 而这三位北大毕业十年的优秀女性 , 恰恰在用最世俗的方式告诉我们: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沈傲君|演员沈傲君:同居10年男友跑了,转身嫁外交官幸福美满
- 李立刚|半路夫妻终是贼,相伴十年也离婚,男人:给别人养了10年孩子
- 结婚照|结婚10年,一个感受:婚礼,越复杂越好
- 致谢|今天,被毕业论文的致谢感动到了
- |“快毕业了,你也要离开了”
- 即将毕业,找工作该如何准备
- 北大女博士娄滔:身患绝症“欺骗男友有新欢”,临终遗嘱让人泪奔
- 22岁刚大学毕业,考入一家农业银行,这到底是份好工作吗?
- 理查德 曾被全网痛骂的“兽父”,10年后却被捧上神坛
- 农村大专文凭的毕业生,想找个月薪七八千的工作,要求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