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难得糊涂”?( 二 )


一旦“难得糊涂”成为欲望的工具或道德绑架的理由 , 用于约束和制约守规矩、讲道德的人 , 万万不可取 。 否则 , 会助长贪婪、纵容恶习 , 小贪婪也能长成大欲望 , 这时的纵容就等于“助纣为虐” 。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难得糊涂”?
文章图片
大事要清楚 , 小事不计较 。 难得糊涂的作用 , 如果用于帮一些人“逃脱”责罚 , 减少承担——这种糊涂会让善良的人无比憋屈 , 让不善的人更加有恃无恐 。 人只要不傻 , 内心就有界线 , 触碰原则和底线的事上不能犯“糊涂” 。
就算在家里 , 也要“大事不糊涂 , 小事不计较” , 有些事是非分明 , 无关痛痒的小事“难得糊涂” 。 反之 , 会助长恶的一面 , 也会把原本的善变为不善 。
原则像一片叶子的脉络 , 像一个人的骨骼 , 只有脉络清晰、骨骼中正 , 才能长出正常的叶子、健康的人 。
装“糊涂” , 也要讲原则
看过《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 , 刘庸的岳父是一位王爷 , 经常参议朝政大事 。 但他是有名的“糊涂”王爷 , 经常闭着眼睛装睡觉 , 不参与实事 。 偶尔会迷迷糊糊来一句:皇上英明 , 其行事风格非常招笑 。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难得糊涂”?
文章图片
这位王爷却并非真糊涂 , 而是装糊涂 。 每当乾隆做事他觉得不好或不赞同 , 他就会又“聋”又“瞎”;哪件事情做得漂亮 , 他会猛然高喊一声:“皇上英明” 。 看来 , “糊涂官”也没糊涂做 , 他犯糊涂时 , 也都是有针对、有选择的 。 “难得糊涂”是真智慧 , 是灵活应对 , 明哲保身 。
装糊涂是大智若愚 , 对不能自主或决断的事儿 , 装糊涂能避免尴尬、避开锋芒 。 但装糊涂也要讲原则、有限度 , 大事、紧急事 , 该自已主导的事儿 , 不问、不管、不理、不做就成了不负责、没担当了 。 事事都糊涂 , 不论是真糊涂 , 还是装糊涂 , 都是在“犯浑” 。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难得糊涂”?
文章图片
眼明心亮、明理透彻的人 , 人人都喜欢 , 懂得糊涂也是一种境界 。 无论是非分明 , 还是难得糊涂 , 都需要一个前提:坚持德行和不失原则 。
《知否知否》中的盛老夫人就是这样做事的 , 平常装糊涂 , 吃斋礼佛 , 对家里的琐事不闻不问 。 一旦家里发生有损家族荣誉或性命攸关的大事 , 盛老夫人必然会出面解决 , 杀伐决断 , 处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难得糊涂 , 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障眼法”;难得糊涂 , 不能成为“剥削”、“侵犯”、“伤害”他人的护身符;难得糊涂 , 更不能成为苛求、薄待他人 , 道德绑架、满足私欲的利器 。 难得糊涂 , 是外圆内方的灵活 , 是游刃有余地坚持 , 是坚持原则的大度 。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 不能一概而论 , 而要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 是双方都觉得无关痛痒 , 都过得去;恰到好处 , 是不损伤社会标准 , 又符合内心准则 。 28事件是进还是退 , 其实都没错 。 继续前进 , 就是坚持初心 , 方得始终;选择止步 , 就是选择平稳 , 幸福余生 。 孰轻孰重 , 要参考当事人心里的那杆秤 。
对于“难得糊涂” , 你有哪些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