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在公园一角相亲的单身老人们( 三 )


不过 , 考虑到找到眼前这位恋人不易 , 她无奈地接受了对方的请求 。 她说 , 持续了几个月后 , 她发现自己染上了病 , 等赵大爷再次提出请求时 , 她毅然拒绝了 。 请求遭拒的赵大爷后来结识了另一位对象 , 并搬离了养老院 。
“我倒在屋里头没人知道怎么办?”
太阳快要落山 , 相亲角依然人头攒动 。
余英华穿一身灰色西装 , 戴一顶白色礼帽 , 安静地坐在相亲角的长椅上 , 身旁坐了位看上去年龄相仿的老人 , 除了偶尔对视 , 两人并无交谈 。
余英华手里拿着一张四开大的征婚启事 , 纸张看起来皱皱巴巴 , 或许因打开又合上了太多次 。 上面写的是余英华的个人信息和择偶标准:
86岁 , 大学文化 , 曾是省级机关处级干部 , 成都市内多套房产以及每月六千余元的退休工资 。 对于择偶标准 , 他只写了五个字:医、教、干优先 。
在征婚门槛不低的相亲角 , 这样的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 。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 不少人围到余英华身边 , 八卦也好、出主意也罢 , 总之 , 看热闹者多 。 一位中年女士看到征婚启事后 , 蹲下来对余英华说“你这个条件就莫找老伴了 , 找保姆还容易一些 , 又不用担心财产分配” , 说了几遍 , 侧着耳朵的余英华才听清 。 但他只是摇头 , 反复念着“不找保姆……不找保姆……”而被问起为何一定要找个老伴时 , 余英华脱口而出——“我倒在屋里头没人知道怎么办?”
在余英华旁边站了许久的李建国有些不耐烦地说:“他都在这(相亲角)待了两年了 , 年纪太大、要求太高 , 又不想多给零花钱 , 就相到现在嘛 。 ”
60岁出头的李建国曾是一家工厂的经理 , 同许多中老年男人一样 , 他穿着略显紧身的T恤 , 背着一个棕色的公文包 。
目光从余英华身上收回来 , 李建国饶有兴趣地展开话题 , “我现在有四个女朋友 , 但是我不晓得选哪一个嘛 。 ”据他所说 , 四位女朋友中 , 两位是前妻 , 现在都想跟他复婚;另外两位 , 一个在上海 , 一个在香港 , 都爱他 , 都舍得为他花钱 。 “烦都烦死咯 , 天天都找我聊天 , 你看嘛 。 ”他打开手机找出四位女友的照片和聊天记录 。
不过 , 他始终不肯正面回答自己为何来相亲角 。
对余英华感到好奇的人越聚越多 , 很快就围成了一圈人墙 。 不远处的肖琴也闻声而来 , 她挤过人群 , 坐在余英华旁边 , 也不管身旁这位老人听不听得见 , 只管发表自己的观点 , 让他“找个保姆就算了” 。 肖琴曾经也是相亲角众多老年寻伴者中的一个 , 不久前认识了现在的男友 , 二人正在同居中 。
此前 , 眼看着儿子成家立业 , 厌倦县城生活的肖琴干脆抛掉老家的几个门面 , 来到成都寻找新生活 。 “我找男朋友第一个标准就是好看 , 我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抻抻展展的 , 他也不能差 , 是不?”
肖琴打开手机相册 , 一张张翻阅和男友的合影 , 脸上露出难掩的微笑 , “我就看得起他这一点 。 ”
相亲角里 , 外形条件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 不少时候 , 男性会因为对方有良好的外形条件而降低其他标准 , 如退休工资、房产等 。 一些女性也会凭借自身良好的容貌而提高要求 , 哪怕只是涨点零花钱 。
余英华的耳朵不大好 , 听不清身边的议论纷纷 , 只是一个人安静地看着来往的人群 。 太阳快要落下 , 余英华缓缓折叠起手中的征婚启事 , 一手搀着拐杖 , 一手撑在座椅上准备起身 , 嘴里嘟囔着 , “不来咯 , 再也不来咯 。 ”
一起生活 , 避谈结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