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脏病的认识易走极端专家分析七大知误区( 二 )


心脏病虽然多在老年人身上发作,但病根可能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埋下 。从青少年时期就要警惕动脉硬化,可能最开始时只是动脉内壁出现“脂纹”,经过几十年发展,就可能演变成斑块,乃至血管狭窄 。现在很多小胖墩多,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增多,他们可能是将来的冠心病“候选人” 。
郭兰建议,家长应让孩子吃平衡和健康饮食,少吃油腻煎炸以及洋快餐,不抽烟,多运动 。
误区六:速效丸代替硝酸甘油
有些人一感到胸口痛,就去吃一两粒速效救心丸,很快感觉“心脏不痛了” 。郭兰指出,这些患者可能并非真正的心绞痛 。
“硝酸甘油是心绞痛患者发作时的急救药 。”她说,医学证明,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含片、喷雾等的缓解作用不可替代 。
对于其他因精神紧张焦虑、睡不好觉等导致的“心病”患者,最好还是看看双心门诊,从心理上解决问题 。
误区七:心脏病检查只做心电图
对于心脏病患者,除了做心电图,最好也做一下“活动平板”检查运动后心肌是否有缺血 。“很多病人普通心电图无异常,单做心电图,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情 。” 郭兰说,上述两种检查是最常见的,活动平板做一次花费在目前要200元左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