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儿媳反对
太夫人之所以坚持己见 , 逼着徐令宜纳冬青 , 一是 , 她认为徐家子嗣单薄 , 二是 , 她不想让十一娘继续在仙绫阁抛头露面 。
可是 , 十一娘并不是不懂分寸的女子 , 她嫁入仙绫阁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 说白了 , 也是为了给徐家赢得荣耀 。
丹阳一向骄傲任性 , 不理家务琐事的女子 , 都能说出:
“母亲 , 四嫂自进门以来 , 先是被乔莲房占了中馈之位 , 沦为京中的笑话 , 四嫂可曾抱怨过 , 反倒是在霉米一事当中 , 不惜变卖自己的嫁妆 , 拯救了徐家 , 这是以德报怨 。 谆哥是您的嫡孙 , 若不是四嫂及时发现病根 , 悉心照料 , 又岂会痊愈?之后更是揭开了先夫人被害之事 , 又在仙绫阁救济灾民 , 为徐家赢得美名 , 这桩桩件件 , 难道不能挽回一点 , 她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母亲 , 您这样做 , 是不是太过于苛求了?”
在徐家这些儿子儿媳中 , 没有一个是自私自利的人 , 他们都很明白一家人的意义 , 谁也不会落井下石 , 更不会置身事外 。
本文图片
徐夫人教育子女这方面 , 是让人佩服的 , 但她就是太过执拗 , 对一个人有了偏见 , 不管对方再怎么努力 , 她都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结接纳 。
所以说 , 太夫人不够聪慧 。 十一娘在徐家做到了以德服人 , 太夫人不该带着偏见去看十一娘 , 应该像原著里那样 , 和十一娘处得像母女 。
太夫人让徐令宜纳妾 , 暂且可以说她是为了徐家子嗣 , 但阻止十一娘去仙绫阁 , 就是干涉他人的人生 。
十一娘和徐令宜之间相互坦诚 , 和区彦行之间清清白白 , 她只想用自己的特长 , 帮助别人 , 虽然在那个年代 , 女子不适合抛头露面 , 可也要看事情的原委 。
即使二夫人一向听太夫人的话 , 这一次也不得不站出来帮徐令宜和十一娘说话:
“母亲 , 既然区彦行已经退出了仙绫阁 , 那就让十一娘继续留在那儿吧!”
本文图片
懂得放手的老人 , 晚年才过得轻松
太夫人被儿子儿媳一起反驳 , 她不确定地问二夫人:
“怡真啊 , 难道 , 真的是我错了?”
太夫人错了吗?
错了 。 她不该随意的掌控秦姨娘的人生 , 即便是让徐令宜纳了秦姨娘 , 之后就不该让她喝“避子汤” , 更不该在十一娘嫁进徐家后 , 还让一个妾室乔莲房执掌中馈 。
身为永平侯府的太夫人 , 她格局太小了 , 把对元娘的不满 , 衔接到了十一娘这里不说 , 还有意为难十一娘 。
其实让徐令宜纳冬青是假 , 就是要逼着十一娘彻底放弃自己的人生 , 完完全全为徐家做事才是真的 。
本文图片
电视剧里的太夫人 , 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母亲和婆婆 。
不管儿子意愿 , 随便纳妾 , 是因为徐令宜孝顺 , 才听之任之 。 而元娘的性格是非常强势的 , 那时候 , 太夫人不喜欢元娘 , 恐怕就是因为元娘不受她的管教 。
后来为了稳固乔莲房的脸面 , 把十一娘主母的事情交到乔莲房手中 , 还有一个原因 , 就是因为她从始至终就瞧不起庶女 , 又因为元娘的原因 , 更是对十一娘充满恶意 。
被全家一致反对后 , 太夫人才彻底醒悟 , 但她并不是恶人 , 只是活得不够清醒 , 才一次次做出糊涂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良辰好景知几何》:如果萧北辰懂这三点,“林妹妹”也不难追
- 易兴华|男人的态度决定婚姻的质量,《传家》这堂婚姻课有看头
- |于文文不穿队服有点叛逆,宁静口头警告,“真香定律”太好笑
- |《甄嬛传》难怪甄嬛不让佩儿回自己身边伺候,你看她做事有多蠢
- |《传家》:唐凤梧的犹豫,证明他对易钟玉的情感是功利性的
- 钟玉|《传家》易家三姐妹中,钟玉缺爱,钟灵小心翼翼,唯有钟秀最幸福
- 传家|《传家》能否成为“文化剧”的巅峰之作?一袭家风,传世百年
- |《心动4》洪成成官宣分手,透露心中无奈,疑似与孔汝淳有关
- 罗子君|《我的前半生》陈俊生忏悔录3
- 研读《这一生 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的人,不会太在意背叛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