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忽西落 , 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夕凉 , 开轩卧闲敞 。
——《夏日南亭怀辛大》
晚风渐起 , 弦月斜挂 , 打开小窗 , 散开发髻 , 让清荷之香、夏风之凉直入胸怀 。 亦可轻划一叶扁舟去采莲 , 哼唱汉乐府《江南》的曲词: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西 ,
鱼戏莲叶南 , 鱼戏莲叶北 。
那一尾尾多情的鱼儿在莲叶间游弋 , 也游进我们蔚蓝色的心湖 。
文章图片
夏至分为三候 , 其中二候蝉始鸣 。 那首老歌《童年》里唱道:“池塘边的榕树上 ,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知了是蝉的俗称 , 蝉猴出洞 , 蝉儿上树 , 夏天才算真正来临 。 夏至之时 , 蝉鸣初亮 , 清音乍响 , 炎夏开启了进行时 。
所以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坐惜时节变 , 蝉鸣槐花枝 。 ”元稹也云:“处处闻蝉响 , 须知五月中 。 ”古人认为 , 夏蝉餐风饮露 , 居高鸣唱 , 是文雅高士的象征 , 古人常以蝉的孤傲高洁品格自喻 。 初唐名臣虞世南写有一首咏物诗《蝉》 , 诗云: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
诗人以蝉自比 , 立身高洁 , 不同凡响 。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遭诬身陷囹圄 , 作《在狱咏蝉》云:
露重飞难进 , 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 , 谁为表予心 。
他以蝉比兴 , 以蝉寓己 , 表明其纯洁无瑕、赤胆忠诚的报国之心 。 夏蝉也好 , 秋蝉也罢 , 听蝉能听出许多哲思和韵味 。
文章图片
俗语还云:“吃过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 。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写道:“昼晷已云极 , 宵漏自此长 。 ”夏至这天白昼最长 , 过了之后黑夜渐渐长了 。 时序到了夏至 , 夏天已去了一半 , 一年也已过半 , 不由引发人们对于光阴如梭、时光流逝的感慨 。 唐代宰相、诗人权德舆的《夏至日作》云:
璿枢无停运 , 四序相错行 。
寄言赫曦景 , 今日一阴生 。
璿枢 , 即北斗星 。 北斗星无一刻不在转动 , 四季无一刻不在更迭 , 倏忽之间 , 夏至已到 , 从此以后 , 阴气开始滋生 , 白昼开始变短 。 诗人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时光流逝、日月如梭的慨叹 。 北宋词人张耒在《夏至》一诗中吟道:
人间漫未知 , 微阴生九原 。
杀生忽更柄 , 寒暑将成年 。
文章图片
同样体会到了这种时光飞逝的变化 。 夏至以后 , 阴阳的力量发生了变化 , 阴主杀而阳主生 , 一切生命都在不断地运作和变化中慢慢长大 , 这是万物造化的功力 , 非人力所能及 , 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 是对生命和宇宙万物变化的领悟 。
明初文学家刘基前半生受尽挫折 , 一直没有得志 , 他隐居在家乡的时候 , 年近半百 , 而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 所以对时序的变化 , 更加敏感 。 他在《夏日杂兴》里吟出“夏至阴生景渐催 , 百年已半亦堪哀”之句 , 蕴含着对岁月和人生的无限感慨 。
不论古人对时序流转、韶华易逝怎样感叹 , 炎炎夏天都会在烟雨纷飞、荷香蝉鸣中来临 , 我们尽可以听蝉听蛙看萤火 , 吃面吃瓜摇蒲扇 , 享受夏之热情、夏之丰足、夏之灿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境界和高度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思维高度,不断刷新认知
- 流年如水 流年如水,一些人和事,早已藏在心底深处
- 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养育孩子,应该是出于父母的一种爱与本能
- 在前几年的时候 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和谐相处
- 大家好!有没有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书荒的书迷朋友呢?小编每天都会不定时分享各种好看的小说 他给的除了爱,还有不离不弃的守护,和铭心刻骨的深情
- 品味夏至 夏日可爱,夏日可安,夏日可盼,就落笔在这夏至之时的心间
- 前言女性真的是特别伟大的 虽然身高和后天因素也有关系,但是大部分还是和遗传有关系
- 生命里过客匆匆 婚姻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爱情和缘分将两个人聚在一艘船上
-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每个人都需要被鼓励和赞美,孩子也不例外
- 青春期的孩子突然变得让父母有些不认识了 焦虑心态的内部原因来自家长的性格和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