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希|清华教授1分钟演讲视频刷屏,我建议所有父母都看看( 二 )


文章图片
这其实会给孩子错误的认识,即“受伤不是因为我不小心,是这些东西不对”,进而习惯性将挫折的产生原因归在他人身上 。
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比如:
“你还有哪里需要进步?”
“下次怎么做会更好呢?”
引导孩子正面看待问题,并思考下次要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战胜挫折 。
其次,还需要我们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往往比言传重要的多 。父母不能只在嘴上说要让孩子坚强,给孩子讲道理,当孩子真的面临挫折时,父母的行为反应其实更重要 。
朋友小慧在女儿希希上幼儿园后,利用时间考取驾照,前几个考试都比较顺利,但科三没通过,只能补考 。
希希知道这个消息后立马红了眼眶,为妈妈的失败而难过 。这时小慧对希希说“一次失败没关系,是妈妈练习得不够,妈妈会更努力,争取下次通过 。”
在继续学习两个月后通过补考,顺利拿到了驾照 。希希知道好消息后,开心的抱着我说“妈妈果然没问题!好棒!”
如果家长常常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孩子又怎么会乐观坚强呢?
希希|清华教授1分钟演讲视频刷屏,我建议所有父母都看看
文章图片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 。发挥榜样的作用,耳濡目染会有效的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
另外,我们要结合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
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自身可能达到的潜力 。
我们要结合孩子的自身水平,引导孩子跳一跳摘果子,果子的高度要在孩子能够达到的水平之内,而不要为了养成孩子抗挫折能力而去制造孩子完成不了的大困难 。
希希|清华教授1分钟演讲视频刷屏,我建议所有父母都看看
文章图片
朋友跟我讲过自己初中时候的经历 。
初中第一次800米跑步测试时,她考试不及格,很气馁 。妈妈建议她下次跟着最快的跑,结果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没跑到一半就没了力气,不止被套圈成绩比上次还差 。
后来跟妈妈商量后,决定先跟着离自己最近的前一名跑,慢慢跟着更快的人跑 。一个学期下来,成绩不断提高,800米考试不仅及格,还跑进了4分钟,后来她慢慢对跑步产生了兴趣,甚至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 。
希希|清华教授1分钟演讲视频刷屏,我建议所有父母都看看
文章图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把握好那个“度”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保证他们不能太容易达到,又要保证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
就像这个朋友转换思路,从自己最容易达到的目标开始,一点点提高目标,最后获得更大的进步 。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无条件接纳孩子 。
“有条件”接纳孩子,就是大人只笑脸相迎自己观念中的“好孩子”,而对“坏孩子”采取的常是指责和打骂 。
《小王子》书中写道:
“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
希希|清华教授1分钟演讲视频刷屏,我建议所有父母都看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