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一起唱红歌

我从小就喜欢跟着姥爷玩耍 , 种菜、捕鱼、抓虫 , 他样样精通 。 记得五六岁时 , 有一次我跟姥爷去捕鱼 , 他正挽起裤脚蹚进河里 , 眼尖的我发现了他小腿上的一块伤疤 , 就问是怎么弄的 。 姥爷淡定地说:“被枪打的 。 ”从那时起 , 我知道姥爷是个有故事的人 。
每逢佳节亲人团聚时 , 姥爷常常眉飞色舞地“演讲” 。 从故事里我知道 , 姥爷十几岁参军入伍 , 1950年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作战 。 姥爷是孤儿 , 在此前靠乞讨要饭度过了童年 。 对他来说 , 参军不仅是有了“家” , 也肩负了保家卫国的使命 。 除了小腿 , 姥爷的背部、腹部也有伤疤 , 这都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的印记 。 我问姥爷当时怕不怕死 , 他说要怕就不会去了 , 就一个信念 , 握紧枪 , 打胜仗 。 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一直在姥爷身上体现着 , 也支撑他战胜病魔 。
2020年底 , 姥爷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 姥爷家的门牌上也多了一小块牌匾——省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 。 听舅舅说 , 姥爷把纪念章戴在脖子上舍不得摘 , 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 每天都要摸一摸 。 今年“五一” , 我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 再次向姥爷祝贺 。 重外孙对纪念章特别感兴趣 , 也像当年的我一样 , 缠着他讲故事 。 那天 , 姥爷还高兴地唱起了歌——雄赳赳 , 气昂昂 , 跨过鸭绿江……我赶紧从手机上找到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把音量调到最大放在姥爷的耳边 , 他一边听一边唱 , 一边笑一边鼓掌 。 坐在一旁的姥姥也按捺不住 , 教我的孩子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没想到 , 就在十几天后 , 姥姥突然离世 , 留给我最后的回忆就是那天一起唱红歌的情景 。 处理姥姥后事的那几天 , 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兵再也无法坚强 。 本来想趁此多陪姥爷几天 , 他却催着我赶紧回京 , 嘴上还说着:“少回来 , 安心上班 。 ”
每次跟姥爷分别 , 他都反复嘱咐我要好好工作 , 不辜负国家的培养 。 而我只有保持着“光荣之家”的作风 , 传承姥爷身上那股坚强的意志 , 义无反顾地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 , 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 才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吧 。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那天我们一起唱红歌】编辑:周亚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