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文章图片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文章图片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文章图片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文章图片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文章图片
唯唯安|36岁月薪3万,我坚持了7年的“丁克”执念,在去了趟医院后全变了


经济学家林采宜倡导:


优秀人才是社会的共有财富 , 是否选择生育属于个人权力 , 但是承担儿童的抚养成本则为社会责任 。 所以 , 应对“丁克”家庭征税 。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 , 也许理解不了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切入点 , 姑且对这个倡导不做讨论 。
但从心理学和情感角度来说 , 丁克是可以泛泛分为“铁丁”和“假丁”的 。 铁丁除了晚年在生活上会有一些不便之外 , 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
可是“假丁”就不同了 , 对于这种人生大事 , 如果没有一颗坚定的心 , 就很容易心绪反复 , 受到情绪的困扰 。
就如同我们做一件未完待续的事情 , 会犹豫 , 会设想 , 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 。
张曦希决定放弃“丁克” , 是在自己36岁的那年 , 在去了一趟医院之后 。
张曦希从结婚就一直被双方父母催生 , 这一催小夫妻俩还都滋生了逆反心理 。 两个人从各自不确定 , 到相约做丁克 。
从28岁结婚到现在36岁 , 这几个年头看着很长 , 但也一溜烟就流走了 。 其中也有过犹豫、焦虑 , 但是面对生活压力和不想被束缚的心 , 这期间两个人仍是一直没有要孩子 。
张曦希很少去医院 , 这次去医院是因为姨夫突发性血栓 , 结果进去看见一屋子无法自理的人 , 她的心抽搐了起来 。
人老了 , 真的不容易 , 那些年轻时无法预料 , 甚至根本没有听到过名字的病都找了上来 。 有些病症 , 仅靠配偶一个人照顾是不现实的 , 更何况一对夫妻最终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
这个病房里 , 有两人没有家属 , 雇佣的护工 。 里床的奶奶一直在叫口渴 , 门口的两个护工却聊得热络 , 不知是太投入了听不到还是怎样 , 反正丝毫没有起身倒水的意思 。
隔壁床的阿姨 , 丈夫和儿子两个人轮流护理 , 面对连翻身都困难的病人 , 两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疲态 。 可是 , 还坚持把微笑留给阿姨 , 转过身来抹泪 。
有个病人家属 , 和张曦希有一搭无一搭的诉苦 , 后来知道张曦希是丁克 , 便劝她去医院神经内科转一转 。 那里七成以上都是各种偏瘫患者 , 轻则大小便失禁 , 难以自主翻身 , 重则昏迷不醒 。
可喜又可悲的是 , 这些躺在这里没有“自我主权”的男男女女们 , 90%可以治得好 。
而这治得好也仅限于“活着” , 他们至少一半以上 , 是无法自主出院的 , 今后不需要家人护理、帮助可独立生活的也少之又少 。
张曦希妥协了 , 想把要孩子提到日程上来 。 虽然这个妥协有着自私性 。
但张曦希要求的不高 , 晚年不用子女照顾 , 自己去养老院 , 他或她肯来看看 , 让自己别太受委屈就行 。
养儿防老的本质是人格独立 , 却又可以相扶相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