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在健|原创|枫叶康乐之秋


天行在健|原创|枫叶康乐之秋
文章图片
天行在健 , 人活在康 。 世事难料 , 生命无常 。 康为生之本 , 乐乃命之纲 。 似水人生 , 或起或伏;如歌生命 , 或短或长 。 身若安康 , 神清气爽;体若疲惫 , 心苦病秧 。
滚滚红尘 , 泛浮于荡;纷纷俗事 , 深困于茫 。 人无百全 , 宽心则乐;事无百美 , 刻意总伤 。 康乐在握 , 人生有光 。 任失其一 , 必陷洪荒 。
康乐之道 , 践行有方 。 以静养身 , 安处怡悦;以动健体 , 运场奋张 。 勤培爱心 , 快乐之妙;勤修雅兴 , 尽享精神之食粮 。 然有仲尼七十而射骑 , 子牙八十而垂钓;陶潜四十而归隐 , 有光百岁而撰章 。 太白诗余之练功 , 思邈医中之自养;大千画后之健体 , 寿谊庭前之安祥 。 更乃诸多立男 , 摒绝浮躁;无数静女 , 属意诗乡 。 野蛮其身 , 习研真道;文明其脑 , 涵养忼慷 。 知足而乐 , 端心则良 。 心安体健 , 神飞气扬 。 康乐一体生之望 , 身心俱佳福之藏 。 健消百病在躬行 , 康胜万金何用评 。 快意人生潇洒走 , 乐天本色一身轻(注:仲尼即孔子 。 太公即姜子牙 。 陶潜即陶渊明 。 有光即周有光 。 太白即李白 。 大千即张大千 。 思邈即孙思邈 。 寿谊即周寿谊 , 一介平民 , 以清心养生而著称 , 历宋、元、明三朝 , 终年116岁) 。
“康为生之本 , 乐乃命之纲” 。 健康则快乐 , 快乐助健康 , 乃你盼我望之愿 。 元代医学家罗天益说过:“心乱则百病生 , 心静则万病息 。 ”内心混乱 , 欲望开始丛生 , 就容易招致病魔 。 而内心平静 , 和悦之气升起 , 就可以百病不侵 。 病魔是心魔的外在显化 , 心魔是病魔的内在根源 。 心态好了 , 自然百病不生 , 身康体健 。
相由心生 , 病从心起 。 相由心生 , 境随心转 。 外在的世界是内心世界的投影 。 内心是怎样的 , 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 内心是阳光明媚的 , 看到的世界就是健康美好的;内心是阴雨连绵的 , 看到的世界就是烦恼多病的 。 一个人心态不好 , 得了心病 , 其他的病魔就容易找上门来 。
天行在健|原创|枫叶康乐之秋
文章图片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人 。
她从父母双亡 , 家道中落后 , 就寄住在舅舅家 。 即使外婆 , 舅舅待她很亲 , 宝玉也待她很好 , 她还是经常一个人哭泣 。 家里有仆人犯了事 , 她就会觉得连下人都看不起她 , 给她使脸色看 。 也常常和宝玉生闷气 。 内心计较的东西很多 , 被执念所牵绊 , 身体很难康健 。 所以 , 林黛玉一直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下 , 最后郁郁而终 。
人生在世 , 想要清净自在 , 就要放下我执 , 不被外在任何幻相迷惑 。 人生是一场修行 , 常常是以假修真 , 外在的一切都是幻相 , 为的是修炼自己的心 。 心境一转 , 外在就会改变 。 一念放下 , 万般自在 。
因果循环 , 有因必有果 , 心念不正 , 就会种下恶果 。 越是计较 , 越是恐惧 , 心里杂念就越多 , 就越会出现相应的外相 , 便会吸引对应的事发生 。 当内心不着一物 , 坦荡自在 , 无所纠缠之时 , 疾病就不会被吸引来 。
修好本心 , 身康体健 。 《坛经》中说:“一切福田 , 不离心地 。 ”所有的福气 , 都离不开心念的力量 。 心念正 , 心态好 , 就会好事连连 。 我们要养成好的心态 , 就要从转变心境开始 , 凡事对内求 , 才能改变命运 。 佛在灵山莫远求 , 灵山只在汝心头 。 你就是你的菩萨 , 你就是你的贵人 。 向内求 , 了解自己的心 , 修好一念一行 , 便能心想事成 。 人的身体是受心灵支配的 , 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 。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显化 , 想要改变外在 , 就要了解自己的心 。 保持好的心态 , 积极乐观 , 凡事都往好的方向想 , 最后真的会好事连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