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不可不知的中秋习俗,看你知道几个?

月亮的盈亏在农业气象学当中十分重要 , 各地方人民都将月亮作为重要的图腾来崇拜 。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之中月亮最为圆满的一天 , 农作物又大量丰收 , 人们便将这日定为了中秋节 , 共聚欢庆 。 对中秋节的庆祝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 , 唐宋时期庆祝方式基本定型 。 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 , 各地各族人们不断丰富着中秋节的庆祝方式 , 多种多样的民俗、技艺、手艺被流传下来 。
中秋佳节将至,不可不知的中秋习俗,看你知道几个?
文章图片
首先说到中秋节的重头戏:月饼 。 南北方在吃月饼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 北方月饼以京式月饼为主 , 口味上讲究使用素馅和植物油 , 在饼面上印有图案 , 面饼较为挺阔 , 馅料醇香浓郁的一种 , 还有一种是饼皮和馅料都比较软 。 两种月饼吃起来甜度适中 , 馅料比例接近4:6 。 南方的月饼就不是这样了 , 花样上会更多 , 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 馅料格外足 , 格外饱满 , 几乎吃不到皮的广式月饼 。 口感甜度最高 , 特别讲究馅料中各食材比例的苏式月饼 。 北方月饼吃起来更为适口 , 南方月饼吃起来比较“解馋” , 小小的一块月饼 , 也足以暴露南方人爱吃甜的特点 。
在吃的方面 , 南北方各地还有很多当地的民俗 。 广东地区有吃云片糕、吃芋头的习惯 。 南京人在中秋节会吃金陵名菜“桂花鸭” , 喝桂花酒 。 四川会打粑、杀鸭子、吃麻饼和蜜饼等 。 在贵州地区的农村 , 村里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煮“月亮饭” 。 中秋节当天晚上 , 大家从家中拿出烹饪用的各种器具和食材 , 围坐在一起 , 自己动手砌砖盖灶台 , 另一部分人处理食材 , 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开始合力烹饪了 。 因为孩子们从小家务活做得比较多 , 聚在一起做出的“月亮饭”味道都不错 , 到了晚上十点到十一点时 , 孩子们聚在一起开吃 。
中秋佳节将至,不可不知的中秋习俗,看你知道几个?
文章图片
在赠礼方面上 , 中国是“礼仪之邦” , 自然过中秋节是要送礼的 , 北方地区送的礼物范围稍显单调 , 一般是水果、名酒、节日食品等等 , 南方除了这些会赠送一些有趣的东西 。 比如在湖南、贵州等地 , 有“窃瓜求子”的习俗 。 就是去别人家的瓜地里进行偷瓜 , 然后送到没有子女的人家 , 表示对其“早生贵子”的祝福 。 送的过程中还要敲锣打鼓 , 收到赠与的家庭要将瓜吃掉 , 不过是要在收到瓜后的次日早上 , 当晚是要将瓜放在床上放上一夜晚的 , 而且吃瓜的只能是想要得子的夫妻二人 。
节日活动南北方的差别更多 , 甚至每个地区都有所不同 。 北方庆祝中秋讲究“围绕着月亮”进行庆祝 , 登山或临水赏月、猜灯谜 , 而南方地区各有各的习俗和传统 。 在广州 , “挂彩灯”是约定俗成的一种庆祝方法 , 彩灯的话有买的 , 也有自己做的 , 大多选用的材料是竹条和彩纸 , 图案更是花鸟鱼兽都有 , 一般大人帮着做完 , 小孩一到晚上就拿出去玩耍 , 孩子玩够了 , 家长还会将灯笼插在自家的屋檐或者旁边的树上 , 寓意着“竖中秋” 。 挂满灯的广州明亮异常 , 形成了当夜独特的夜景 , 甚是好看 。
中秋佳节将至,不可不知的中秋习俗,看你知道几个?
文章图片
民间有不少手艺人做出的小物件 , 也成为了中秋节市集上的“抢手货” 。 比如在北京 , 中秋节时手艺人会做很多“泥塑白兔”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当中售卖 。 这白兔不像一般憨态可掬的小兔子 , 而是身着战袍 , 头戴金盔 , 模样倒是很逼真 , 也是借了嫦娥玉兔的传说 , 制作除了这民间的“玉兔” 。 除了手艺人 , 小孩子们也会自发做一些有趣的物件 , 比如在安徽农村里 , 中秋节孩子们就会用稻草和彩纸、蜡烛做龙 , 稻草为身 , 糊上材质 , 最后在做好的龙身上插上蜡烛 , 伴着鞭炮 , 点上蜡烛 , 敲锣打鼓 , 吃着月饼一起庆祝 , 当地人还会最后将草龙在傍晚时分扔到河中 , 以冲走旱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