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看完后泪奔)( 二 )


“资助子女是爱的表现 , 但要掌握尺度 。 ”
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建议 , 老年父母除存养老钱外 , 在健康投资、出游、社交方面也应有所支出 , 这些花费能提高生活质量 。
人到老年 , 富养自己 , 有个好身体 , 有个好心情 , 自己过得好 , 全家都有福 。
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看完后泪奔)
文章图片
03
贴补儿孙要有度 , 无需留金山
67岁沈金娥(化名)的故事很典型 。 丧偶的她9年前从四川成都某中学退休后 , 搬到重庆和儿子住 。
当年儿子准备结婚 , 她把老家福利房卖了30万 , 替儿交首付15万 。
为不显得偏心 , 她给两个女儿每人5万 , 还帮外孙、外孙女各买了保险 。
可儿子和儿媳接连换工作 , 又碰上生孩子 , 房贷压力落到沈金娥身上 。
就这样 , 她攒下的40万也两年内全贴补给了儿孙 。
沈金娥说 , 自己退休工资将近4000元 , 可现在是个“月光族” , 有苦难言 。
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年人 , 但有一分钱 , 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买那 。 自己却舍不得吃穿 , 过得紧巴巴 。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若强于我 , 要钱有何用 , 贤而多财 , 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 , 留钱有何用 , 愚而多财 , 益增其过 。 ”
子孙如果像我这样优秀卓越 , 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给他留钱 , 贤能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 , 会消磨他的斗志;
子孙如果没我优秀能干 , 那么我留给她钱也没用 , 愚笨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 , 会增加他的过失 。
这话说得何其精辟透彻 , 又何其超脱 , 值得中国的父母们好好学习 。
儿孙自有儿孙福 , 真没必要给儿孙们留钱了 。
自己存的钱 , 自己花 , 富养一下自己没错 。
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看完后泪奔)
文章图片
04
富养并不贵 , 观念要转变
很多朋友听到“富养”二字 , 首先想到的是“得有钱” 。
有钱谁不会富养?没钱 , 怎么说都是空话 。
其实 , 真正的富养 , 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奢侈 , 而是指在物质上善待自己 , 给自己富足的精神生活 。
买不起几十万一套的家具 , 去家具市场也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宝贝;把房子收拾整洁 , 换一块干净的桌布 , 再放上一束鲜花 , 赏心悦目;花鸟鱼虫也有普通价位的 , 一样能带来乐趣......
这些 , 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富养”着自己 。
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 , 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
所以 , 新老人们 , 尽快改变固有的生活态度 , 赶上新时代的浪潮 , 富养自己 , 让自己的老年活得更精彩 , 更美丽吧!
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看完后泪奔)
文章图片
05
老人富养 , 有5件“奢侈品”
子女对父母富养 , 是一种真正的孝顺 , 中老年人对自己的富养 , 则是一种更高超的生活态度!
那么 , 我们到底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富养 , 又应该如何富养自己呢?
从近百位过来人的总结中 , 采访人员梳理出 , 老人富养自己要先拥有5件“奢侈品” 。
1.属于自己的时间
人老了 , 时间虽多 , 但很珍贵 , 一定要多花在自己身上 。
可以去学习、跳舞、健身、养花 , 都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 如带孙 , 可约定只带两三年 。
2.舍得花钱的心
我们后半生的消费是有限的 , 没有必要对自己吝啬 , 也省不到哪去 。 能给自己花一块的 , 决不去花八毛 。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 偶尔买点贵东西 , 能提升生活品质 。
3.懂自己的朋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