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箱 00后妙龄少女惨被“皮箱藏尸”!嫌犯落网后,我最担心的一幕还是( 二 )
再加上受害女孩的父母透露自己的女儿“长期在外打工”、“不清楚女儿在哪里工作”,部分人便对女孩的身份颇有微词 。
文章图片
“年纪轻轻不好好读书 。”
“肯定也不是个什么好女孩!天天跟那些人混在一起 。”
这类言论虽然是少部分人的声音,但依然十分刺眼,简直荒谬至极 。
无论这位女孩是什么工作,无论她曾经做过什么,在这起案件中,她就是受害者,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任何“反转”的空间 。
刘瑜曾说过,她有两种人性的弱点最痛恨:
一是愚蠢与恶毒的结合,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但是对做事的人吹毛求疵 。
只要出现了一些瑕疵,就会立马说得他一无是处 。
文章图片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最近“杀人女魔头”劳荣枝案件死刑宣判!
而表姐还记得以前,之前网友们是如何怜惜她的..
文章图片
有人可怜劳荣枝,说万一她真是被胁迫呢?
有人同情人,说她也是受害者 。
“长得那么漂亮,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一看就是被胁迫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类似的论调,不在少数 。
仿佛杀人分尸的犯罪嫌疑人只是“可怜人” 。
只能说,“受害者有罪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
对于“不完美受害者”,我们很多时候都把重心放在了“不完美”,而不是“受害者” 。
总有一些人图一时的口快,把自己看作“福尔摩斯”,任何一个破绽就不能放过 。
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发表自己的看法,攻击任何人 。
罗翔老师说的:“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 。”
每个人都是这圆上的一点,推动着社会走往不一样的方向 。
毕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善良”的诉求是不现实的 。
“输出情绪至上”的舆论环境,往往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
对于社会恶性事件,如果在案情已经明了、行恶者已经受到制裁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对事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 。
而不是对当事人进行谴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本文转自:晋州普法如果人在7到15天之内连续不睡觉 河南一女子40年没睡过觉,专家监控48小时之后,终于揭开真相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