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 辛辛苦苦把你培养到中科院,白瞎了……”( 二 )


无他 , 这是教育发展的铁律 , 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每个时代的教育 , 都是为当下及未来的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
60后和70后所处的年代 , 是需要“螺丝钉”的年代;
从80后晚期 , 到我们这些90后 , 时代飞速发展了 , 需要的是各行各业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年代;
从00后、到10后 , 这些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是未来10年、20年了 , 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你可能会说 , 我怎么能知道以后的事情呢?那好 , 我们看看当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 , 你就知道未来我们国家的地位 , 然后就能推测中国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深处巨变时代 , 那我们还学习不?学什么?怎么学?
学 , 当然要学习 , 并且越来越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
学什么?
在回答学什么的问题之前 ,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各领域成功人士的共性 。
学生时期 , 我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 , 所以 , 我特别喜欢看那些成功科学家的履历 。 做咨询工作时 , 我也看了很多“光鲜亮丽”的简历 , 见了一些社会精英的职场困惑和路径 。
“我妈说, 辛辛苦苦把你培养到中科院,白瞎了……”
文章图片
▲PhotobyKerenLevandonUnsplash
我总结真正幸福的“行业翘楚”们的共性有以下几条:
1、学历出身只占一部分 , 更重要的是坚持
成功的人生 , 不是跟孩子说:你再坚持努力学几年 , 等你考上好大学 , 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 抱着这种教育理念的家长 , 趁早劝退 , 这样子是害了孩子 。
一个好的文凭只是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开始或者机会 。
人生真正的历练是从进入社会开始的 , 而不是止步于高考 。
那些成为行业翘楚或者领军人物的 , 一定是孜孜不倦、踏踏实实地在其领域积累很多年 , 才“出人头地”的 。
缺乏恒心和毅力的人 , 不会最终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
2、坚持 , 源于清楚自己的热爱
先来说几个我身边的牛人吧 。
我师兄 , 博士毕业文章发在了顶级期刊杂志《Cell》上 , 他的研究方向是细胞中的离子通道 。 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 , 他对他养的每一盘细胞 , 都会说“Youarebeautiful” 。
起初 , 我心里会想:脑子有问题了吧 , 天天对细胞说“你长得真漂亮” 。 直到后来恍然大悟 , 这是师兄真心热爱他的事业 。
另一个例子 , 是我同学 , 现在已经是中科院的博导了 , 他毕业没多久发了《Science》 。 对他印象最深的事:
我当年提取RNA一直不成功去请教时 , 他非常有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教我 , 一遍一遍地帮我分析问题所在 。 当时 , 就被他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打动 , 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科研的热情 。 所以 , 听说他发《Science》 , 成了导师 , 一点都不惊讶 。
那么 , 什么是真正的热爱呢?
真正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 不是卖课的说这个好就好 , 也不是妈妈觉得学这个好就好 , 而是孩子自己觉得喜欢 , 发自内心想了解和探索的东西 , 才是他真正热爱的 。
真正的热爱 , 是需要去寻找的 。 我们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 , 其实 , 完全可以让孩子多多体验和尝试 , 只有孩子自己体验过 , 才知道什么是他真正喜欢和热爱的 。
3、逆商 , 是孩子成功的必备技能
很多家长 , 喜欢给孩子“铺路” 。 “以后不行了 , 爸妈养你!”“我给你打点好了 , 你稍微努努力就行 。 ”
但是 , 如果你是一位对自己孩子有一定“成材”要求的家长 , 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