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 陈果从女神到跌下神坛,她对名誉的淡定,远超网络喷子的想象( 三 )


文章图片
2013年8月,陈果受邀成为央视《开讲啦》演讲嘉宾,一上场就引来现场的欢呼骚动 。在节目中,陈果关于好奇心的演讲博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点燃着青年们的澎湃激情 。
在提问环节,撒贝宁问:您到底是什么身份?
陈果回答:把我当个人吧!
这是一句回答,也是一种态度——她知道自己是谁 。
后来,陈果又两度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接受采访,独特的教学方法得到专门介绍 。在采访中,陈果也表达了自己的授课理念: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在自己幸福的同时,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 。
你看,陈果一直是那个陈果,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并尽可能去照亮别人的陈果 。
陈果 陈果从女神到跌下神坛,她对名誉的淡定,远超网络喷子的想象
文章图片
只是,一个人要是成长得太快,光环太耀眼,就容易招致觊觎 。
2019年,陈果在一次上课时,将“耄耋”错念成“毛至”,上课视频传到网上,陈果瞬间成为“罪行滔天”的“犯人” 。
有人指责她没有文化,大学教授也念错别字,滑天下之大稽 。
有人骂她的课是“毒鸡汤”,听着有劲,却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
有人笑话她长相与学问不符,空有皮囊,华而不实 。
有人讥讽她大龄未婚,没有资格谈爱情观,根本不配做教授 。
就连她惯常的一手插兜,一手拿粉笔讲课的姿势,也突然成了“二流子”样子,甚至还有人嘲讽她的仪表,指她曲着身子讲课无比“猥琐” 。
更有甚者,还搬出黄侃、鲁迅等人,批她浅薄无知,害人“毒女” 。
尽管陈果已在第一时间公开致歉,还是被抓住不放,要求她离开讲台 。
似乎陈果也应该写个“罪己诏”,将自己的“罪行”昭告天下,方能解他们心头之恨 。
有人不怀好意地传播“陈果被停课”之类的谣言,网上“复旦网红跌落神坛”的帖子一时占据主流 。
放大镜下,难有圣人,何况一个与世无争的女子,又能奈何?
陈果 陈果从女神到跌下神坛,她对名誉的淡定,远超网络喷子的想象
文章图片
没有辩解,依然故我,陈果用淡然冷静回应了这场闹剧 。
作为一个睿智清醒的哲学老师,她太清楚其中的缘由了,她早就讲过:神坛就是祭坛!
比起红在人前,陈果更喜欢无拘无束活成自己 。
她选择继续沉淀自己,对哲学的研究、对人生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些思维的火花,被她写成了一本又一本的专辑 。
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经受着思考与智慧的不断打磨,她的课程更加有趣,依然是学生心中“我最喜爱的复旦课程” 。
她曾说过:人的一生要演很多角色,老师是我的一个角色,我会竭尽全力用我的演技把她演好,演得很彻底,演得融入其中 。
她做到了 。
对于人生,对于爱情,对于孤独,她也有着新的、更加完善的思考 。
“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理性又通透,独立而成熟 。
陈果 陈果从女神到跌下神坛,她对名誉的淡定,远超网络喷子的想象
文章图片
也许孤独,但不寂寞;虽不完美,但很自信 。
因为内心足够强大,所以外界的纷扰不会打乱前行的步伐 。
当初被动奉为“女神”,又无端被拉下来,她不曾追赶潮流,也无所谓退却 。
她还是那个神采飞扬的陈果,热爱生活,热爱思考,热爱大众的陈果,她专注自我,播撒阳光,已然成为自己的女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