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柒姑娘|朱安:一个寄生在鲁迅婚姻名义下的弃妇( 二 )


  1. “这是今天的支出 。 ”
  2. “这是今天买的东西 。 ”
  3. “嗯 。 ”
那段期间 , 鲁迅一直在躲着朱安 。 就连洗衣服 , 鲁迅都是先把脏衣服放到一个地 , 然后再让珠恩去拿 , 洗好之后放回原处 , 鲁迅再去取 。
朱安苦 , 鲁迅也不比朱安自在 。唯一不同的是 , 鲁迅的困苦能够在他笔下的文学作品中得以释放 , 他作为家里的长子 , 记得拼命挣钱养家 , 要得尽心尽孝 。
写作是他唯一能够暂时忘却婚姻不幸的方式 。
而在周安独守空房的那段日子里 , 鲁迅并没有在外面花天酒地 , 哪怕他的收入完全可以支撑她如此 。
直到遇到学生许广平之前 , 他都是忠诚的 。
而且 , 那段期间里鲁迅多次想要教朱安识字 , 可朱安根本不愿意被改造 。
她甚至比不上鲁迅的母亲鲁瑞 。
鲁瑞从最开始接到儿子让她放脚的信开始 , 她就直接把脚放开了 。 而且还用热水和醋泡脚 , 给脚趾尖塞上棉花 , 尽可能让自己成型的脚放大点 。
她也没有上过学 , 并不识字 。 但她通过自学就能达到读小说 , 读报纸的程度 。 跟着儿子搬到北京之后 , 她穿上了旗袍 , 戴上了眼镜 , 每天都会坚持读报纸 , 成为了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时尚老太太 。
如果朱安能够像自己婆婆那样 , 她也不至于真的守寡41年 。
卑微的爱 , 卑微的去服从朱安没有试过讨好鲁迅吗?
其实 , 她试过很多次 。
鲁迅曾说过 , 有一种水果特别好吃 , 而朱安立刻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吃过 , 确实很好吃 。 ”
可实际上 , 这个水果是朱安根本就没有见过的日本水果 , 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 。
盲目的附和并没有博到鲁迅的好感 , 反倒是让鲁迅更加不喜欢这样一个思想落后目不识丁的女人 。
朱安爱鲁迅吗?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爱与不爱 , 但在她心里却始终坚信“嫁夫从夫”的道理 。
哪怕鲁迅对她冷漠无情 , 可她在外总会说:“大先生待我挺好 , 他每次买点心回来 , 问过婆婆后都会再拿过来问我 。 ”
她不想让外人说鲁迅的闲话 , 这种维护让她自己都已经成了习惯 。
直到鲁迅死后 , 朱安说下了她一生最有文采的话:
“我是先生的遗物 , 跟了先生一辈子 , 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该有的生活 , 孩子也没有 。 我只有你的名字 , 我与先生的书稿一样 , 毫无生命 , 只是先生的遗物 。 ”
安鲁先生生前也在《随感录四十》谈论过这一段婚姻:
“在女性一方面 , 本来也没有罪 , 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 。 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又不能责备异性 , 于是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 , 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 ”
朱安的婚姻是一个悲剧 , 但她的这个悲剧并非全因鲁迅所造 。鲁迅给过她很多次机会 , 让她有机会跟鲁迅拥有更多共同的语言 。 可朱安并没有“听话” , 这都是那个时代料下的悲剧 , 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女人嫁给一个彻头彻尾反封建的男人 , 注定是纠缠一生 , 又相互伤害于一生 。
他们的这段婚姻 , 也给了我们这个新时代婚姻一定的新启发:
  1. 三观不合的男女 , 纠缠在一起只会是一场悲剧;
  2. 既然有机会改变 , 就不要让这些机会在自己手中一次又一次流失;
  3. 想要相守一生 , 就必须彼此相互成全 , 相互进步 , 相互扶持 。
  4. 夫妻之间的感情距离 , 有些人会让它从近到远 , 有些人会让它从远到近 , 就看你如何选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