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杂货铺|1942年汪伪政府要求梅兰芳赴日演出,梅兰芳决定装病,来骗过特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2年 , 汪伪政府为了讨好日军 , 要求梅兰芳赴日演出 。 梅兰芳知道强硬拒绝不行 , 就学起了宫斗剧中装病的一套 。 可是他一个大男人 , 怎么说能病就病 , 还骗过特务呢?
【老王杂货铺|1942年汪伪政府要求梅兰芳赴日演出,梅兰芳决定装病,来骗过特务】梅兰芳的这一生看遍名利 , 尝尽苦难 , 但他的心一直系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和未来之上 。
梅兰芳家是梨园世家梅兰芳出生时 , 由于伯父梅雨天不善理财加上家里遭遇八国联军洗劫 , 因此家道中落 , 入不敷出 。
梅兰芳是家里的独生子 , 家里的技艺要传人 , 在学戏这件事上梅兰芳别无选择 。
8岁开始学青衣 , 一开始学习的是四句最简单的 , 梅兰芳花了很长时间还是不得要领 , 唱不上来 。
教他的老师气的拂袖而去 , 对他直截了当地说:“祖师爷没赏你饭吃!”
这句话就相当于是说:你根本没有唱戏的天赋 。
但是梅兰芳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 , 后来他继续向青衣吴菱仙学习 , 刻苦程度比如今的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
他回忆那时早上5点起床到城根去喊嗓子 。 午饭以后要吊嗓子 , 练身段 , 学唱腔 。 晚饭以后要背台词 。 每段必须背满30遍 。
一天里 , 从睁开眼到睡觉前 , 除了吃喝拉撒这些人的基本需求 , 再也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
当时练腰腿基本功的方法是站在一张长凳子上放一块砖头 , 踩着高跷站满一炷香 。 冬天 , 还得去冰面上踩高跷 。
正是由于童年这样艰苦的基本功训练打下的扎实基础 , 他才能在60岁时还能登台表演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
梅兰芳从11岁登台时演昆曲《长生殿》里的一个小织女 , 到成为能拿每月1800块大洋的二牌(类似电影里的二号)花了9年的时间 。
梅兰芳说:“演员的命运是观众决定的” 。 他的出名一是因为赶上了时代的变化 , 二是自身实打实的实力 。
1912年以前 , 北京不许演夜戏 , 戏台上不准点灯 。 因此 , 秋冬季节 , 演到大轴戏开场 , 台上基本上已经黑了 。 观众只能听 , 而看不到 。
而梅兰芳转战到上海时 , 他发现上海的戏台前都装了一排灯泡 , 没有遮挡视线的柱子 , 这就意味着舞台上的一切都在观众眼里 。
并且此时 , 女观众能够进戏院看戏了 , 比起那些六十多岁的老角 , 当时才二十多岁的梅兰芳 , 长得英俊潇洒 , 加上舞台扮相 , 女观众根本“没有抵抗力” , 就和如今追偶像时是一样一样的 。
这样的风靡 , 自然也被汪伪政府看上 , 作为巴结日本人的一个手段 。 邀请梅兰芳赴日演出 。
梅兰芳找私人医生连打三针伤寒预防针 , 打完就开始高烧不退 。 汪伪派人上门查证后 , 只能无奈放弃 。 后来他甚至留了胡子 , 不再登台 。
梅兰芳在表演的间隙口述 , 由他的助理整理了一本《舞台生活四十年》 。
最让我感到钦佩的是 , 在1937年日军侵华以后 , 他自己所作的种种“抗日”事迹在书里都避而不谈 , 反倒是写了很多给他帮助的人 , 还有其他演员拒绝为“汉奸”演戏的事迹 。
在书里 , 聊到自己晚年为什么还要演出时 , 他说:“我偌大年纪还拼命唱 , 是为生活吗?是为过戏瘾吗?这些推测只猜对了一部分 。 主要原因 , 还是因为我有观众 , 他们对我有期望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这个人心复杂的快节奏社会中 打心底“看不起”你的人,一般都会这样做
- 《输赢》方威:从行政打杂到销售冠军,他用了哪些有效手段?
- 幽默小故事:老王最后死了没有???
- 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是最复杂的关系 婆婆毒打儿媳,不料婆婆在看到儿子之后却装无辜
- 人的心理是个很神奇又很复杂的东西 为什么有些女人会悔婚?
- 01、老王是个小厂的老板 为什么90后厂工越来越少了?
- 01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婆婆宁愿在饭店做勤杂工也不肯帮带孙子,如今婆婆急了
- 这一生 这一生: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这一生: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鲁先圣新年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