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考落榜生的醒悟:我的梦想,是手机夺走的!( 二 )
影响大脑发育
西雅图的一位研究专家 , 曾对此做过一个专项研究 , 研究结果让人震惊 ,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与其他孩子的大脑对比 ,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看起来就像是萎缩了一般 。
文章图片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长时间对玩手机 , 感官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 。 大脑被动的接受手机画面和声音 , 从而影响了大脑发育 。
破坏专注力
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 , 缺少对某个问题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 。 这似乎已经成了手机操控下的现代人的“通病” , “专注”状态正变得越来越难得 。 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 , 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 , 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 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 在回答“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 巴菲特说:我的答案是专注 , 而且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一样 。 对一个学生来说 , 能不能培养出中高考所需的能力 , 关键在专注力的强弱 , 而非低层次的时间投入 。 沉迷手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思考;而没有深入思考 , 浅尝辄止是无益于掌握高难度内容的 。占用宝贵的时间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说:游戏大佬们制作的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 , 而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 , 有的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 说白了就是只要让你坐到游戏跟前 , 根本就下不来 , 想下来也不要你下来 , 你下来那就是制作游戏的人的失败了 。 而到底是你聪明还是游戏制作者聪明?他们是一个公关团队 , 你们不过是未成年人 , 怎么可能和他们匹敌?别人在课下拼命学习 , 你却在找尽时机想尽办法不惜熬夜玩手机;别人在课堂上专心听 , 你却在胡思乱想、打盹闹瞌睡;别人下课或休息或准备预习 , 你却兴奋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级打怪 , 手痒心难耐 。谁能考出好成绩 , 还用说吗?
【一个高考落榜生的醒悟:我的梦想,是手机夺走的!】破坏与周围人的关系
孩子一旦爱玩手机 , 父母必然恐惧担心 , 着急上火 , 或直接干涉 , 拔网线、砸手机 , 争吵责骂;或到处寻方找策 , 一想起来就暗自垂泪 , 为孩子未来担心;老师则怒其不争 , 反复劝说无用后 , 干脆听之任之 。 处在压力之下的学生 , 不管在手机中获得多少乐趣 , 一旦面对现实 , 立马觉得压力特别大 。 这是大多数沉迷手机孩子的生存状态 。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自己意愿与家长老师的矛盾 , 使他们处在一个不和谐的关系中 。 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 也不可能在被逼学习的高压环境下获得真正的进步 。
文章图片
04得这几句话请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所以说沉迷手机的学生无疑是自毁前程!建议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几句话!第一句:孩子!当你想要玩手机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以你现在的成绩能否考上高中/大学?第二句:孩子 , 手机游戏永远都有 , 但是考试只给你一次机会 , 一旦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你将何去何从?第三句:你应该明白能让你生存下去的是父母和知识 , 而不是游戏 。 第四句:有弱科的学生要赶紧查漏补缺 , 弥补各科所欠缺的知识 。
文章图片
05得如何根除手机依赖?最后 , 9个建议做法 , 推荐给孩子:1.不带手机或带老人机上学 , 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反驳“我要查单词”“你可以用电子词典(没有游戏和小说那种)”“我要看时间”“你可以带手表”“我要刷题”“怎么?学校的题目还不够多?”“我要跟家里人联系”“老人机帮到你~”“我要查时政热点 , 查单词、刷题...........”2.关闭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相信我 , 微信和QQ的即时消息大多都是闲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复的信息 。 如果真有谁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 他们一定会打电话的或者通过老师联系你的!3.打开群的消息免打扰功能很多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群 , 有的群十分活跃 , 每天消息不断 , 还不时有土豪发红包 。 不断查看群消息 , 抢个几毛几分的红包却是会严重影响我们学习的专注度的 。 所以建议大家:对你所拥有的群进行一次精简整理 , 退出无意义纯闲聊的群 , 将幸存的群打开消息免打扰 。 学习时间可以直接关闭微信或QQ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 老同学发来 “一个群的短文” !说得太好了,值得一读~有群的都看看!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