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杀猪盘”里没爱情( 二 )


“杀猪盘”目标人群不只是单身有情感需求的女性 , 还有热衷投资理财的男性 。 除了诱骗受害人投资、赌博 , “杀猪盘”诈骗分子近期还以“爱你就为你买房”等新套路展开攻势 , 骗取被害人身份证、银行卡账号等信息 , 将被害人财产转移 , 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诈骗 。
更可怕的是 , “杀猪盘”受害者往往会二次受骗 。 “恋人”只要说“我也亏了 , 没关系 , 我们还可以再捞回本” , 不少受害人就会信以为真 , 再次投注 。 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在“杀猪盘”受害者聚集维权的平台或聊天群内潜伏 , 伪装成专业人士 , 谎称能帮受害人挽回损失 , 让受害人再次受骗 。
骗子“恋商”高?全是“话术宝典”在撑腰
从表面来看 , “杀猪盘”双方“实力”并不对等 , 受害者中不乏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 , 而诈骗团伙成员基本为低学历、无正式工作的男青年 。 半月谈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诈骗犯罪 , “杀猪盘”的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出明显的集团化、专业化犯罪特征 。
已经落网的曾某和钟某曾是“3·28”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老大” 。 两人在萌生了靠经营网络赌博挣钱的想法后 , 偷渡到缅甸 , 租下两层楼 , 建立了“财神国际集团” , 置办了多台电脑、多部手机 , 购买、借用大量银行卡、社交平台账号、手机卡等 , 并在网上购买可以随意操作后台的恶意赌博软件 , 随后开始“招兵买马” 。
通过不断发展“下线” , 公司逐渐形成以老板、总监、财务、代理、组长、组员为组织架构 , 层级分明、管理严格的犯罪集团 , 并组建多个诈骗小组 。 “和你聊天的看似一个人 , 其实背后是一个专业团队 。 ”卜旭伟说 。
从“3·28”案件来看 , 诈骗分子多为无正式工作的年轻人 , 他们对现状不满 , 幻想“一夜暴富” 。
技校毕业、从事厨师工作的张某 , 因常在朋友圈抱怨生活不如意 , 被同学马某盯上 , 在马某连哄带骗下 , 偷渡到缅甸 , 成为“财神国际”的一员 。 在挤满工作人员的毛坯房里 , 他首先接受了“洗脑”——被骗的人活该被骗 , 年轻人要努力挣钱 。 随后 , 他获得了“工作指南”“操作流程”“话术本” , 开始给自己包装身份 , 通过大量虚假照片打造“高富帅”人设 , 在社交平台加女性网友广撒网 。
据张某交代 , 在聊天的过程中 , 他们会首先摸清对方的底细 , 再根据“感性”“理性”备注分组 , 据此使用“话术本”中不同的套路 。 “话术本”堪称“史上最全恋爱宝典” , 无论诈骗者是男是女 , “话术本”都能将其变为“高富帅”的白马王子 。
卜旭伟说 , 有被告人中途不忍心继续诈骗受害者 , 和对方透露自己是骗子 , 对方反而更认定他是“高富帅” 。 贺女士回忆说:“当时就像魔怔了一样 , 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 他故意冷落我 , 我反而更加死心塌地 。 其实我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 ”
见对方对自己产生情感依赖后 , 诈骗分子便会假装自己要忙着赚钱 , 勾起对方好奇 。 一旦对方上钩 , 他们就把准备好的素材发给对方 , 说自己发现了投资理财平台的漏洞 。 对上套的人 , 他们会分类施策:有的人充值一次就把她拉黑;有的人需要放长线 , 先自己投资替她“试水” , 让她产生信赖感 , 再给她一点返利 , 告诉她投得多才能提现 , 直到感觉她被吃干榨净就拉黑 。
“杀猪盘”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各环节都有明确分工 。 据张某交代 , 一般员工只负责“养猪” , 到了“杀猪”环节则交给组长 。 他们的工资一般是底薪加提成 , 但诈骗1万元以上才有提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