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离婚三次才明白,男人不该对妻子“索求无度”,学会克制才会幸福( 二 )


苏格拉底|离婚三次才明白,男人不该对妻子“索求无度”,学会克制才会幸福
本文图片
心灵土壤是否肥沃 。
关于“心灵土壤” , 在《敢于孤独的勇气》一书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再好的种子 , 落在顽石上也只能成为鸟的食粮 , 落在浅土上也只能长成一株枯苗 。 在人类的精神土地上 , 不乏好的种子 , 而对于心灵麻木的人来说 , 一切神圣的启示和伟大的创造都等于不存在 。 ”
这不难理解 ,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 , 不论是谁 , 都无法只靠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活出美好的人生 , 想要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 免不了要得益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优质种子 , 比如前人的经验 , 巨著等等 , 只要你的心灵土壤足够肥沃 , 这些神圣的种子就可以在你内心开花结果 。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反思”审视自己的心灵土壤是否肥沃 , 这一点只取决于自己 , 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自己随波逐流 , 就不要抱怨这是个没信仰的时代;如果你自己见利忘义 , 就不要抱怨这是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 , 就不要抱怨这是个精神平庸的时代;如果你的心灵一片荒芜 , 寸草不生 , 就不要抱怨害鸟啄走了你的种子 。 ”
我们完全可以要求自己不做随波逐流的人 , 不做见利忘义的人 , 不做志大才疏的人 , 只要我们愿意并主动开垦自己的心灵土壤 , 让落在其上的好种子生根开花 , 我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片美丽的果园 。 由此 , 所谓知足常乐 , 推己及人等好的品质都会出现 , 因为它们都是你的果园中结出的果实 。
苏格拉底|离婚三次才明白,男人不该对妻子“索求无度”,学会克制才会幸福
本文图片
是否是生命的主人 。
周国平说:“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 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次宝贵或不甚宝贵的财富 , 把全部生命耗在学问、名声、权力或金钱的积聚上 , 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使用了生命 , 而不曾享受生命 。 ”
他拿“有钱”和“有闲”作比较 , 说自己爱闲适胜过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 , 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 ”
我们不能将此理解为“享乐主义” , 应该学会平衡生命的各种需求 , 要从“生活的质量”层面去对待人生:不管是追名还是逐利 , 都只能算是在“创造”一种生活形态 , 生活的质量肯定不能只依赖于生活形态 , 还应该有享受 。 就拿赚钱来说 , 如果你一直忙于赚钱 , 从来没有停下享受的时候 , 生活质量就算不上高 。
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反思”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 在自己所需的东西当中 , 什么是最重要的 , 什么是次重要的 , 什么是不重要的 。 反思了这些问题以后 , 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没那么重要 , 结合上面一点 , 就能用合理的方式对己对人了 。
此时再回头去看前文中阿龙的婚姻 , 问题就很明显了:曾经的他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 , 既没有认清自己的心灵土壤是否肥沃 ,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包括他对妻子提的各种要求 , 有很多并不是他需要的东西 , 他不知足 , 也不懂克制 , 认识不到这些问题 , 给妻子造成了压力 , 当然就守不住婚姻 。
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但是我们要懂得克制 。 克制的意义就是在我们陷入盲目追求的时候 , 要求自己停下来反思 , 反思了才会发现问题 , 发现问题了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 解决问题了 , 婚姻也就幸福了 , 生活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