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小咪|一个女人越活越通透的3种迹象( 二 )


人 , 总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 。
想要把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改造 , 最终 , 伤人也伤已 。
活得通透的女人 , 从来都不企图去改变别人 。
能够接纳便接纳 , 不能接纳便寻求其它方式 。
既不为难自己 , 也不为难他人 。
02在成为女人之前 , 先成为自己有这样几句话 , 特别喜欢:
先谋生 , 再谋爱;先脱贫 , 再脱单 。
这些都在告诉人们 , 一个人 , 首先要学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 能够让自己顺利生存下去的人 , 再去寻找关系 , 在关系中 , 得到更好的安放 。
女人更应如此 。
在成为女人之前 , 先应该成为自己 。
成为自己 , 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却很难 。
正如傅首尔最后在一次采访中所说 , 我们这一代人 , 大多都是在比较中长大 。
谁家的女儿 , 出嫁之后 , 给娘家买房买车 , 送钱送礼;
谁家的妈妈 , 漂亮又能干 , 在外能跑培训班、带娃走街串巷 , 在内能洗衣做饭、陪写作业 , 还不生气 。
女儿、妈妈、妻子、儿媳、员工等身份 , 套在女人身上 , 每个身份 , 想要做到令人满意 , 都不容易 。
更何况是这样身份 , 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 更是难上加难 。
女人总是容易有“圣母心” , 实际上 , 活得通透的女人 , 往往更加懂得 , 要先让自己的内心装满了爱 , 才有可能有多余的爱分给别人 。
如果自己的内心都很匮乏 , 那么 , 给出去的爱 , 也会带着强烈的索取 , 而不是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 。
一个女人幸福的基础 , 是懂得如何爱自己 。
“爱自己”的根本在于 , 觉知和照顾自己的感受 。
简单来说 , 当一件事 , 让你觉得很委屈时 , 便可以选择说出来 , 或者找一种方式来排解自己的委屈 , 尊重和理解委屈的感受 。
而不是“不敢委屈” , 用“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等等这样的词语 , 去禁锢自己内心的感受 。
比如 , 在你快下班时 , 一位同事找你帮忙 , 可你并不想帮他 , 可是 , 你担心拒绝 , 会让他不开心 。
实际上 , 此时你面临一个选择 , 是让自己不开心 , 还是让别人不开心 。
身而为女人 , 先要让自己真正的、坦然地开心起来 , 尊重自己的感受 , 再去选择要不要帮助他人、给予他人 , 让自己的内心装满 , 再去分享给别人 。
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感受 , 便会让自己难受 。
人生走到最后 , 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 自己不开心 , 又怎么可能真正让别人开心 。
通透的女人 , 不会委屈自己 , 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 , 也不会苛求继续 。
03比起自己的成长 , 其它都是小事时代给予了女人许多机会和空间 , 但是 , 依然经常看到女人为了生活而悲苦 。
有的妈妈 , 为了孩子放弃事业 , 被人嘲笑是“妈虫” 。
有的女人 , 明明每天忙得两脚不沾地 , 却被骂“整天只知道花钱” 。
女人的人生 , 似乎怎么选择 , 到最后都是一种错误 。
常常被女人忽略的一点是 , 只有不断成长的自己 , 才配得上不断发展的社会 。
夫妻本是同龄鸟 , 大难临头各自飞 。
不是人性现实 , 而是生活如此 , 自己没本事 , 靠谁都靠不住 。
一个女人 , 社会越给我们机会 , 越要懂得投资自己 。
舍得在自己身上花时间学习、打扮、交际 , 与社会接轨 。
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了“罗子君” , 将曾经的“我养你”变成了“我养的你” 。
这世上 , 靠山山会倒 , 靠人人会变 , 唯有自己手里有真本事 , 无论发生什么变故 , 自己都能让自己东山再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