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耗时70年追踪7万个娃,影响孩子一生的是这些东西,而非智商
关于儿童教育 , 一直以来我基本都是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 相比之下孩子爸爸则比我对小朋友的教育更加感兴趣 。 自打我们的女儿出生后 , 他就经常会给女儿买各种各样的玩具 , 尤其是教育类玩具 。
文章图片
孩子长大后 , 机缘巧合之下 , 我被录取为高级幼儿教师和家庭教育导师 , 直到那时我才发现孩子爸爸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 玩具越多 , 孩子越容易分心 , 反而不利于的成长 。
近日 , 我看了一篇国外的研究报告 , 感触颇深 , 与大家分享 。
英国花了70年时间跟踪了7万名儿童 , 发现成功的因素并不是智商 。
早在1946年 , 二战刚刚结束 , 各行各业都在等待重建 。 作为国家的未来 , 英国科学家特别关注战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成长趋势 。
文章图片
他们想要深入研究了解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会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
这项历时久远但不失伟大的研究始于1946年 , 结束于2016年 , 历时70年 , 追踪了7万名儿童 , 跨越了几代人!
【英国耗时70年追踪7万个娃,影响孩子一生的是这些东西,而非智商】被调查的儿童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国出生群体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 英国科学家采用了接力法 , 每隔几年他们就会再次访问 , 收集各种有效的信息 。
文章图片
所有的调查数据 , 包括诸如儿童的牙齿、头发、DNA输入等 , 生成了庞大的标本数据库 , 还发表了6000多篇专业学术论文 , 价值不可估量 。
同时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调查研究中 , 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这些研究都不能证明孩子的成功和智商可以直接画上等号 。
文章图片
影响孩子生活的是这些东西 , 而不是智商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 , 也是终身教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 他们的言行是父母日常行为的影子 。 当我们责怪孩子的时候 , 请先反省一下自己 。
央视主持人曾分享过一个小故事:他家住在小区顶楼 , 每次上完夜班回家 , 都会在到达楼顶后按一楼的按钮 , 这样比他晚回家的人可以早点回家 , 在耳濡目染之下 , 他的小儿子也学会了这样做 , 虽然他的儿子还很小 , 但他学得很自然 。
文章图片
如今 , “熊孩子”事件频发 。 许多熊孩子背后都有熊的父母 , 这应该作为一个警告 。
三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 家长要抓住机遇
根据公安大学的教育专家所指出 , 在3-12岁这段时间内是儿童性格的关键时期 , 所谓“三岁看老” 。
英国政府发布的《教育白皮书》指出 , 从4岁才开始对孩子进行儿童教育为时已晚 , 应该在孩子3岁前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儿童教育 , 否则的话就无法保证孩子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
在性格方面 , 3岁前基本定型;在智力发展方面 , 3岁儿童已完成60% , 处于感知、记忆和思维方式的敏感期 。 如果他们在3岁之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他们将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是决定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分水岭”
说到学习 , 专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 也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 孩子们坐不住 。 他们连图画书都看不懂 , 更不用说要“忍受”一节又一节课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英国首次曝光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引起巨大轰动!
- 梅根·马克尔|梅根永远不会回英国,安全问题只是借口;73岁王储见不到孙儿伤心
- 婆婆|新型英国婆媳相处模式走红,儿媳婆婆没矛盾,男人不为难,很和谐
- 哈里王子|哈里王子又闹腾,威胁起诉英国政府,“把苏格兰场保镖还给我”
- |43岁港姐林雅诗与男友复合,已暂缓移居英国,两人甜蜜约会吃大餐
- 70年未破谜案:女知 青出门上厕所,结果却离奇失踪
- 汉字有缺点?英国诺贝尔奖得主一针见血:汉字有“3大缺陷”!
- 保罗:因瘫痪困在铁箱70年,不甘“等死”,用嘴翻书学习后成律师
- |英国王太后“糊涂”的遗产分配:大头都留给哈里,而非懂事的威廉
- |英国结婚时间最长夫妇庆祝81周年结婚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