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我侄子生日,红包给两万”凤凰男去老家扶贫,妻子让他有家难回( 二 )


侄子过一岁生日时,阿瑞觉得这两年手头稍微宽裕些,所以一定要给侄子一个大礼 。一天,他让小婷取两万块钱,说:“我侄子生日,红包给两万” 。小婷以为听错了,问为什么?阿瑞又把父母、弟弟对家的贡献说了一遍 。小婷早已厌烦,表示虽然现在宽裕一点,但各种债务都没还清,城里人过生日也没见过给这么大的红包,何况村里 。
阿瑞又是态度坚决的样子,小婷决定不再忍耐 。待阿瑞回老家时,她让借给自己钱的同学搬了进来,并和同学说好,住在这里不要钱,可以一直住到把她欠下的债务抵清再走 。小婷自己则找了个便宜的住处 。
阿瑞回来后,又气又恼,但也无计可施 。一意孤行的他最终落得有家难回,他怎么也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或许从他父母认为他应该对原生家庭做出最大回报的一刻开始,就决定了他必然会走到这一步 。
凤凰男|“我侄子生日,红包给两万”凤凰男去老家扶贫,妻子让他有家难回
文章图片
3.别让“孝”字成为小家幸福的绊脚石
小婷的父母同意此桩婚事,想必是觉得男方不仅优秀,而且同样来自农村,两家门当户对,很是合适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阿瑞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成为了日后的隐患 。
从小婷的来信可以看出,阿瑞父母没给儿子出钱买房,认为是儿子孝顺,丝毫没有考虑到儿子当时的处境 。在这两位老人看来,儿子这样做理所应当 。孩子长大后有了出息,就应该第一时间回报父母,哪怕自己再有困难,也要“孝”字当先 。
作为凤凰男的阿瑞,在处理家庭事务中,也没有搞清轻重缓急,觉得老婆是重要,但没有原生家庭重要 。
小婷的父母则不同,他们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 。小婷并非不知孝顺,而是在自己行进的路上不用背负那么沉重的家庭负担,她可以走得更快,也可以更好地反哺 。
两个家庭,两种家庭熏陶,培养出来的孩子对待“孝”字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 。当人们总是用单方面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孩子是否孝顺时,也要看老人的做法是否阻碍了孩子的幸福 。毕竟在双方都为对方考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共赢 。
文/无笔
老公总是站在公婆角度办事,你是否考虑离婚?
【凤凰男|“我侄子生日,红包给两万”凤凰男去老家扶贫,妻子让他有家难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