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OSI模型有啥意义呢?又没一统天下 , 实际上也没咋用 , 那说它干啥 。其实它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 对!就是参考 。OSI模型补足了DoD模型只有纯软件以外的部分 , 并且形成了规范和标准 , 并且准确的规定了各层可以使用数字来编号 。
故事说完了 , 我们来看看OSI这七层都是哪七层吧 , 虽然仅供参考 , 我们也得知道知道 。

文章插图
我们看图说话噢 , 上面花里胡哨的那三层就是多出来的三层 , 第一层是物理层 , 第五层是会话层 , 第六层是表示层 。嗯 , 解释解释 。
物理层也就是我们互连网络传输中所使用到的各种物理设备 , 比如集线器 , 中继器 , 网卡啥的这些 。
会话层呢 , 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说人话就是会话层负责在维护网络中的连接状态 , 也就是保持会话和同步 。比如视频的图片和声音的同步 。
表示层则会把数据转换成双方都可以理解的可以兼容的格式 。
DoD模型和OSI模型的对比 , 则是这样的:

文章插图
很好理解 , 我就不多说了 。
二、空间穿梭现在 , 我们大致了解了互联网络模型是什么样的 , 接下来 , 我们来实际的看一看 , 一个数据包到底是如何在这些模型中穿梭的 。
一种思路是从最底层也就是物理层说起 , 层层向上递进 , 这是从最小化网络的场景来聊互联网络协议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从应用层 , 层层向下 , 这种角度就是以最小数据包的场景 , 我们下面就采用这种视角来窥一窥一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流转 。
第五层/应用层:不只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应用层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层 , 这一层往往由安装在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来处理 , 这一层的协议有好多好多 , 也是在整个互联网模型中所拥有最多协议的一层 。
应用层协议包括我们所熟悉的HTTP、HTTPS、HTTP2、QUIC等 , 以及DNS、HTTPDNS、SSH , 还有还有比如:
- FTP(文件传输协议:是一个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
- NFS(分布式文件系统:力求客户端主机可以访问服务器端文件)
- 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主要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集中管理)
- RPC(远程过程调用:该协议允许运行于一台计算机的程序调用另一个地址空间--通常为一个开放网络的一台计算机)的子程序)
- XMPP(可扩展消息与存在协议:是一种以XML为基础的开放式即时通信协议)
-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主要用来同步因特网中的计算机时钟)
- SMTP(简单邮递发送协议:通常用作发送电子邮件信息)
- POP3(邮局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 Whois(是用来查询互联网中的域名的ip以及所有者等信息的传输协议)
其中有一部分我们会在本系列中粗略的讲讲 , 比如DNS、SSH啥的 , 剩下的与HTTP关联性不大的 ,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 。
在应用层的阶段 , 我们讲HTTP嘛 , 所以就以HTTP为例 , 会形成一个数据包 , 这个数据包有哪些内容我们暂时可以不去管 。反正就是一个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正的南方是哪几个省
- 哪些星座累觉不爱
- 哪个星座的暖男会给你幸福?
- 哪些星座男分手时最不淡定
- 哪些星座女对壁咚没免疫力
- 爱情里最死心塌地的星座
- 七海ybb是什么梗
- 口罩的单位
- 如何一步搞定十二星座男
- 星座女搞定暴脾气恋人要用什么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