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如何从思维层面,彻底看清一个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很简单( 二 )


现实若此 , 多数人无筋骨若此 , 的确令人无话可说 , 更无法力陈相劝 。 且今人之见识视野 , 的确比古时最聪慧的老者还要广阔、博学 。
然而 , 聪明伶俐如今之众者 , 却依然逃脱不了无法识别人性 , 没办法彻底认清一个人的认知困局 。 殊不知 , 这些人性方面的道理 , 要说到识人断性 , 方今之众的确不及古圣先贤万分之一 。
并且 , 最为重要的是 , 今天我们识人断事 , 专以恶性揣摩、小肚鸡肠为擅长 , 却无对他人以及人性秉持上的正向把握与睿智论断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如何从思维层面,彻底看清一个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很简单
文章图片
大家都跟防贼似的 , 防范彼此 。 有时候略胜一筹 , 更多时候自以为是 , 贻笑大方而无法自知 。
其实 , 彻底认清一个人 , 了解人性 , 只需要好好读一读老子、孔子等老人家的敦敦教诲就豁然了 , 哪里需要在现实里去碰钉子?两位老人家已是“人精中的人精” , 比去看成功学论调的书籍说的话 , 还不值得去信一信?
所以 , 与其孜孜以求几招就能看穿别人认清人性 , 不如静心归一 , 先好好识别自己是哪一种人 , 而后 , 将心比心 。 因为 , 这样的辨识 , 是从思维层级上的认知和识别 , 远比囿于具体事例来的高屋建瓴 。
知行合一的检验标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如何从思维层面,彻底看清一个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很简单】如前文所言 , 很多人会抬杠说:你说的老子、孔子 , 在他们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 , 人生履历也并不发达嘛 。 譬如孔子 , 一生跑了72个国家 , 最终还是穷困潦倒 , 惶惶如丧家之犬 。 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 , 真心对他那套“仁政”感兴趣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如何从思维层面,彻底看清一个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很简单
文章图片
至于老子 , 就更玄幻了:一辈子最大的官儿 , 不过就是周王朝的“守藏史”——周王朝图书馆管理员 , 这算什么出息?能用他们的思想思维来指导今天的人么?
显然 , 这种心理意识形态下 , 我们没法说你讲得不对 。 因为既然从思维认知上就已经存在偏差 , 对伟岸者也质疑不信任 , 那么 , 其余的道理就更不好讲明白了 。
只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 彻底认清一个人并不容易 。
究其原因 , 还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人都求快 , 以为越快速见效的就是越好的(譬如“当天植牙当天啃排骨”这种广告噱头) 。 殊不知 , 世上从无速成之事 。 越是对人胃口的快速见效法 , 越是拉虎皮做大旗的假货 , 越是能够吸引那些懒、馋、蠢、庸的 , 凡事不肯等待和动脑筋的人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如何从思维层面,彻底看清一个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很简单
文章图片
而一定要说一个快速识人法 , 那么 , 莫过于龙场悟道的王阳明说过的这句话:知行合一 , 致良知 。 一个人 , 你看她/他靠不靠谱的唯一办法 , 可能就是言行一致 , 知行合一了 。
因为 , 从心理学来讲 , 人的外在行为总是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的 。 而一个由衷向善(“知”)的人 , 才可能具备外在自发的善行 , 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
-TheEnd-
作者|神奇小小
编辑|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lso,R.,cognitivepsychology[M].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
来源:第一心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